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八五后动车“脑科医生”的春运时间

2017年01月25日 15:49:07 浏览量: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邱睦 周明 雷宇

  1月23日15时,距离夜班上班时间还有1个多小时,王利明已经开始收拾工装准备出门。

  平日里半小时就能到单位,春运来临,王利明担心路上堵车,每天都很早出门。“我们做的是一份输不起的工作,任何细微的失误都可能造成重大事故,一切都要早做准备。”他说。

  作为武汉铁路局武汉电务段动车车载设备工区的工长,这个30岁的年轻人带领的工班负责检修高铁动车列控车载设备,这些设备要随时接收和处理动车运行中大量的数字化信息,控制动车的安全运行。

  王利明所在的工区21名技术人员全都是大学生,平均年龄才23岁。高铁动车列控车载设备好比人的大脑,王利明他们承载着重大安全保障使命,也有了动车“脑科医生”的美誉。一列列检修完毕的动车组不仅是旅客回家的希望,也承载了他们的青春和故事。

  21时,武汉电务段动车车载设备车间的汉口检修库内灯火通明,待修的动车依次排列,动车检修人员正在忙忙碌碌地工作,一派繁忙景象。春运期间客流增多,每个夜班要检修30多组动车,检修量比平常增加了1/3。

  家在河北邯郸的王利明已经连续3个春节没有返乡与家人团聚。每年除夕夜,王利明都会买来瓜子、糖和饺子与工友们过一个别样的新年。

  21时25分,检修开始,王利明带领着检修人员首先进行动车组车底作业。他一边“扫描”列车首尾底部安装的速度传感装置等关键设备,一边用手探查螺丝紧固情况,随时从包里掏出扳手拧紧。

  “速度传感器紧固不到位,高度运行中车底的碎石子溅起将传输设备打伤,都会导致列车在运行途中紧急制动。”王利明一边解释,一边和同事更换几十斤重的传感器。

  21时50分,车下检查完毕,即将进行的是车上设备检查和22个项目的功能测试。

  王利明带着他的作业小组在不足5平方米的司机室内,查看着列车首尾主控机箱、线路指示灯状态以及各种仪器显示屏数据,并用笔记本电脑对这些数据进行下载。

  “我们有专门的分析人员对这些数据进行‘解码’。”王利明做了一个简单的比喻,这些车载设备就像飞机上的黑匣子,只有通过解读这些数据才能知道动车所患的“隐疾”。

  比如安全计算机故障和无线超时故障,这两个故障关系到动车安全运行控制核心运算单元和无线网络与动车的通讯。这些故障无法从动车外部进行判别,只能通过下载的数据进行诊断。

  凌晨2时已过,库外已是夜深人静,但检修库内工作场景依旧热火朝天。冬季的江城寒风凛冽,但王利明和同事的脸上已经渗出细密的汗珠,“每一列检修的动车组,都是我们对岗位职责的承诺”。

  另一列动车缓缓入库。“黄义龙、胡笛,你们跟我检修这列动车。”王利明招呼着。春节期间,一个班下来,他们要检修30多组动车。

  1月24日早上8时,动车组按时检修完毕,王利明下班。像往常一样,妻子电话准时响起。同样是铁路人,爱人总会多一些理解和支持,节前的关心和问候,寥寥数语,让王利明感受到一种特别的温暖。

  去年千里之外的家里迎来儿子诞生,和妻子的微信视频中,儿子总是对着他咿呀学语,王利明期待过了这个年回家,“儿子能叫我一声爸爸”。


责任编辑:安佳璐 [网站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