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警队“质检员”工作荣誉拿到手软
别人眼中枯燥的案卷审核,王光彩一做就是两年
这个警队“质检员”工作荣誉拿到手软
2016年11月24日 10:55:48 浏览量: 来源:钱江晚报 作者:周静莉
时隔两年,笔者再一次采访王光彩,眼前的王光彩依旧光彩照人,与上次的她相比,更多了一分成熟与干练。
荣立个人三等功一次、“金华市优秀人民警察”、“金华公安十大杰出青年民警”、东阳市“优秀专兼职法制员”……两年间,王光彩努力有目共睹。
王光彩,东阳市公安局法制大队民警。
平凡的岗位做出不平凡的业绩
案卷审核、案件的诉讼和复议、培训民警……王光彩的工作也如两年前一样,普通而寻常。
作为法制员,好比车间的“质检员”,负责把好第一道执法质量关,自己的工作主要是审查案卷。办案民警将卷宗送到检察机关之前,都要经法制大队法制员审核把关,查缺补漏,防止出错,自己就是这挑刺的角。
在别人眼中枯燥的案卷审核,王光彩并不以为如此,在她看来,每起案件都是一个故事。
“每个案件都不同,处理起来不可能照搬照抄。”虽说进入法制大队已经有4个年头,王光彩的业务也日渐娴熟,但王光彩依然会有压力,这压力来自于王光彩对自身的严格要求,那是一份对工作的责任心。王光彩坦言,现在各类犯罪手段千变万化,更为复杂,自己如何把好这道关口,责任重大。
在她看来,做好案卷审核这工作,高度的责任心是首要的,而不断地学习、思考与理解,才能在审核案件时不出错。“就拿容留他人吸毒这个来说,以前是二年内容留两次(单次不足三人)就可以追责,新的司法解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毒品犯罪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是三次才可追究刑事责任。如果平日里不注意学习就容易出错。”学习一直是王光彩日常生活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对案件的定性、量罚纠结时,她会和同事们一起讨论。比如在对于某个案件是“盗窃”还是“诈骗”有争议时,大伙都会各自提出意见,最终得出正确的结果。
除了和同事探讨业务,相关法律知识,网站也是王光彩经常浏览的,她觉得里面的法院司法裁决文书用词严谨、规范,为什么是这个罪,为什么不构成那个罪,有理有据,准确到位,十分值得她学习借鉴。
局里的人喜欢叫王光彩“王老师”、“彩姐”。这“王老师”名副其实。每年局里都要招录一批新民警,培训工作都由王光彩负责。遇到法律上的难题,民警们第一想到的就是她。王光彩时不时接到咨询电话,这种为民警解惑答疑的电话“不亚于热线。“有些民警从一开始立案就开始咨询,有多种违法行为的该怎么处理?未成年人盗窃该如何处理?适合的法律条文是哪条?“‘彩姐’”不厌其烦,我们喜欢向她请教。”新警小王说王光彩没架子,好相处。
在女儿眼里,王光彩却是个“狠心”的娘。
女儿七岁时,王光彩就将女儿送到寄宿学校,尽管于心不忍,但王光彩只能忍住眼泪。刚去那会,她是整个晚上都睡不着,天冷了,就想到女儿会不会衣服穿得太少,每个周末去接,女儿总是央求着不要寄宿。
得不到批准无奈去上学,女儿只能用画画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心情。望着画中流泪的“小人”,牵着“爸爸妈妈”的手,王光彩不由得泪流满面。“没办法啊,她爸爸忙着工作,我也没时间照顾她。”看着日渐懂事的女儿,王光彩才有些释然。
责任编辑:张磊 [网站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