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书记畅谈8年心得

褚银良:让宁海越来越美越来越好

2016年09月08日 09:51:05 浏览量: 来源:甬派客户端 作者:梅子满 陈云松 蒋攀

  ( 褚银良 书记畅谈宁海发展 )

  治、建、转,以短板思维放大生态优势

  宁波首个国家生态县、全省首批美丽县城的试点县,全国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这些年,宁海走生态发展、绿色崛起之路,积极探索经济生态化和生态经济化,取得了不菲成就。生态好,也成为宁海的一块金字招牌。

  然而,出乎很多人意料的是,宁海出台的补短板意见中,依然将生态建设列入其未来需要补齐的短板。

  “如何把绿水青山转变为金山银山,进一步做大金山银山,这篇文章没有止境,永远只有在路上。”褚银良书记解释道,把生态优势以短板思维来思考谋划,就是想把生态经济这篇文章做得更透更足。

  治、建、转,是褚银良书记为宁海进一步放大生态效应、做好生态文章开出的精准“药方”——

  治,是治理,是基础。美丽经济、绿色发展首先是一个整洁的环境、有序的环境。宁海在全市率先以“五全”,即全域治理、全面提升、全景打造、全民共建、全体共享的理念,开展城乡环境大整治,在全市率先开展农村垃圾分类处理。开展“六治三清”专项行动,治水、治气、治脏、治乱、治违、治堵,打出了一套城乡治理的组合拳,以此提升宁海城乡均衡化发展水平。

  建,是建设,是关键。宁海提出城乡共建的理念,既建美丽县城,也建美丽乡村。投入400亿元实施美丽县城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在宁海县城,无论是小区社区、大街小巷,大到公园绿地,小到一个阳台和邻里庭院的安排,都是按照美丽的要求来精心设计、打造和谋划的。”褚银良书记介绍,同时,宁海也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重头戏来抓,以铁的决心和意志整合涉农资金,集中力量办大事;搭建“369”特色小镇体系等平台,“让每个村每个镇都讲好故事,建好景区,发展好绿色美丽经济”。

  转,就是转化,是目标。“就是要把宁海的环境、生态、资源禀赋这些沉睡的资产转化成资本,转化成绿色发展的动力,变成绿色经济。”褚银良书记说道,做好转化这篇文章,宁海也打了系列组合拳。比如“369”特色小镇建设,在桑洲镇打造四季花海;在海边,把产业结合起来,利用太阳能、风能、光能、潮汐能等,打造成追风逐浪小镇;在传统古村落许家山石头村,打造石头记小镇等。同时,实施以百村、千户、万人家为主体的四大“百千万工程”,在100个村1000户建设10000张床的民宿;在一百个村建设一千户一万个电子商务点;精准帮扶百村、千户、万人家;家门口就业,也要做成百个村千个户万个点。

  “这样,我们美丽乡村就能成为乡村旅游的集散地、精品民宿的集聚地。农村沉睡的资产、房屋、土地就能变成推动绿色发展的资本和源泉。”褚银良信心满满地说道。

责任编辑:张磊 [网站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