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只想对得起那一份信任”

2016年06月16日 00:00:00 浏览量: 来源:台州日报 作者:张肖斌 张晓春

  

图为李均溪(右)正在商讨社区发展事宜。 张肖斌摄

   他已从单位退休,完全可以在家照料孙子或照料家里的厂子,也许都会增加许多家庭“幸福感”。

  然而,五年前,不是候选人也无意参与村务的他,却被村民们“抬上”了主任一职。

  从此,他没有了节假日、周末。

  这到底图什么?李均溪,这位当兵出身、与共和国同龄的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福应街道东门社区(原东门村)党总支副书记、居委会主任深情地说:“我只想对得起居民们的那一份信任!”

  一心为民谋利益

  集体资产出现负增长,债台高筑;村里的失土农民养老保险、农医保、每月粮食补贴等无法正常运行……

  2011年4月上任伊始,李均溪脑子里整天想着如何壮大集体资产,一方面,他安排村“两委”班子成员全力做好村民的安抚工作;另一方面,召开“两委”班子会议深入研究解决方案。

  最后,曾在县国土部门等工作多年的李均溪,借鉴外地经验,和村“两委”在全县率先研究村集体闲置留用地的开发和利用。通过近半年努力,2011年8月,经公开招投标,成功引进大众4S店,为社区赢得多年来第一笔84万元的资金收益。同时,他个人又拿出20万元充入为村民缴纳养老保险的资金中。为解决村民的后顾之忧,之后的一年多时间里,又成功地将位于东陈垟地块40多亩闲置留用地分别出租,争取到每年近300万元的资金收益。五年间,村集体资产从原来欠债1000多万元,到拥有3500多万元资金,居民每人每年还可以享受到1300多元的福利分红。

  村北大水弄道路硬化,李均溪出面,到处找关系,筹款30多万元;涉及社区的道路建设,他精打细算,能省的都为村里节省。“我们打算今年8月份启动立改套,解决困难户住房问题……”今年,在福应街道干部大会上,李均溪又为自己的履职加压。

  真情扮靓新社区

  2013年下半年,东门村改建社区。2014年4月,李均溪再度当选为社区居委会主任。 

  东门社区位于仙居城区,东门街附近的老区内房屋陈旧、道路狭小、卫生设施差,老门堂内垃圾堆积如山,与外部古色古香的城楼格格不入。

  2015年,仙居县开展多城同创,李均溪和村“两委”班子成员们下定决心,要把老社区整治出新面貌。

  李均溪和党员干部们排出整治计划,开始“攻坚”行动。同时,与社区书记徐真良一起,每天带着社区“两委”班子成员挨家挨户做各居民户思想工作;将党员干部分成三个清理小组,自己带头,带动居民清理卫生死角和陈旧堆放物。

  东门社区内有20多个旧门堂,许多道路都是小巷,大型铲机开不进去,李均溪就带领着党员干部和居民们把杂物挖起,一筐筐地先搬出来,一个旧门堂要搬运的东西往往达近百辆手拉车的量。正值盛夏,石板路被烤得“直冒烟”,李均溪天天坚持在现场。

  患有糖尿病的李均溪,不能做高强度的活。去年9月,在一次清理中,他的右脚被一枚铁钉深扎。糖尿病患者的脚被扎,很难痊愈,可是他每天还是拖着病脚到社区。为此事,家人同他吵架。最后,李均溪被架往医院时,一量体温,高烧已到40摄氏度。

  李均溪的言行感动着社区“两委”班子成员和居民们,党员干部们的工作热情也更高了。如今,东门社区老门堂和东门老街里变了样,干净、清爽,焕然一新。

  公正处事赢民心

  “他在群众中的口碑很好,最大的做事特点就是——大公无私。”作为业务骨干的社区党总支书记徐真良在谈起自己的搭档时,满口赞言和感激。

  现年61岁的居民王洪强当初从部队转业后,在李均溪的鼓励下,走上养猪致富路。到2014年开展“五水共治”时,王洪强的养猪场有300多头猪,是全社区养猪最多的一户。

  “全社区共有上千头猪,对盂溪和周边环境影响确实较大。你是养猪大户,其他养殖户都看着你,你的养猪场拆还是不拆,关系到整个工作的推进。”李均溪见到王洪强时,开门见山地说。

  “当初养猪是你鼓励我的,现在我这养殖场什么证都有,凭什么又要让我拆掉?”王洪强内心非常抵触。

  三番五次做思想工作,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根据相关政策,李均溪又帮忙王洪强在许可范围找了一块地,新建了一标准养殖区。全社区的“五水共治”工作也打开了局面。

  “我是有着4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当干部首先要做到作风好,办事情公正公道。”在工作中,李均溪经常这样勉励村党员干部。

责任编辑:张磊 [网站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