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带着汗珠摘明珠

2016年09月08日 10:35:25 浏览量: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何 勇

  姜妍(右)在指导员工修改设计。何勇摄 

  约了几次,9月5日,在沈阳鼓风机股份有限公司设计室里,好不容易见到设计师姜妍。

  周末刚出差回来的她,下午3时,又要飞浙江舟山。“浙江石化140万吨乙烯装置压缩机机组要招标,这是目前世界上最大机组。GE、西门子,几家最强的对手都来了,我们要力争拿下来。”姜妍说。

  很难相信,这个扎着马尾辫、说话细声细语、看似普普通通的小女子,是首台国产乙烯压缩机的主导设计者,也是我国首台百万吨级压缩机的设计者。

  这样一个可以被称为“国宝”的小女子,毕业于普通大学,所学也非本专业。这里面有什么奇迹?

  流汗流泪破垄断

  应用广泛的乙烯是全球产量最大的化学产品,而压缩机是乙烯生产设备的“心脏”。压缩机一出故障,生产线就得停工,“压缩机一响,黄金万两;压缩机一停,效益为零”。

  长期以来,我国乙烯装备“心脏”全靠进口,核心技术被几个跨国巨头垄断。尤其是乙烯压缩机,研发难度极大。产品“卡脖子”,价格很昂贵,维修费死劲。

  2006年,盘锦华锦乙烯45万吨乙烯压缩机国产化任务,落在当时还不显山不露水的姜妍肩上。

  没日没夜、流汗流泪,姜妍领着设计团队埋头苦干,到工厂爬几十米高的装置看结构,到国外图书馆查阅资料,学外语啃原版技术图书……付出3年心血,终于拿出了产品,在厂区试运转一切正常,也装配到了华锦生产线上。

  没想到,这套国内第一台自主设计的压缩机组,刚亮相就砸了:原来在厂区运转时是常温,开机运转是超低温(零下20摄氏度至零下102摄氏度)。开机后,压缩机开始震动,振幅越来越大,没办法,只能停工。那边,用户在电话里吼了起来,“告诉你,20天内,必须彻底解决,否则退货!”

  焦急等待的姜妍,一接到这电话就懵了,眼泪止不住掉了下来。哭过了,姜妍和团队逐一查找技术缺陷,拿出了几十套方案,终于攻破了超低温运行转子结构的核心难题,最终实现了国产第一台乙烯压缩机的稳定运行。

  2010年1月8日,姜妍永远记得这个日子,开车、运行、稳定!看到用户赞誉的微笑,姜妍喜泪涟涟。中国成为少数几个拥有大型乙烯压缩机设计制造能力的国家,打破了国外长达几十年的垄断坚冰。

  试水第一单国产机组后,沈鼓集团陆续签下武汉、燕山、黄冈、镇海等多个大型乙烯项目。姜妍团队设计制造了16个乙烯压缩机组。

  “现在,不仅国内石化企业的乙烯压缩机几乎全部由沈鼓生产,而且沈鼓产品还成功地进入伊朗、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等地。”姜妍自豪地说,“说实话,现在核心技术、运行效率、稳定性,我们不比任何巨头差!”

责任编辑:张磊 [网站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