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西湖夜景总设计师朱剑修:

西湖夜色仿佛有淡淡月光洒落

2016年08月05日 15:05:01 浏览量: 来源:钱江晚报 作者:鲁佳

  西湖的灯,仿佛月光洒下来

  这次,朱剑修除了率领美院照明设计团队,还邀请来福建工大照明所团队和南京郎辉照明设计团队。不同区域的照明设计师相互碰撞,寻找灵感,取长补短。

  设计团队在30个日夜里踏遍西湖的6.5平方公里,3000多张照片、3万多文字、200分钟的拍摄资料。“历时半年,六轮修改,设计主题定位在‘中国意、西子情’。”

  最终敲定的版本是用自然灯光,仿佛月光洒下来一般。

  “西湖光色,宜静不宜动、宜纯不宜杂、宜淡不宜浓、宜冷不宜热。在节假日和重大节日模式中能做到动静结合,但动要缓慢,静要有灰变(光的灰度变化)。”朱剑修说,这是西湖夜景这幅画的“画则”。

  智能照明,让灯光动起来

  这次西湖夜景设计最大的亮点是智慧照明系统,群山利用山体照明和最新的智能控制技术,实现15000个单灯的可调可控,让灯光动起来——有时是风吹麦浪模式,有时是群星闪烁模式,以后甚至还能演绎西湖的传说;湖中三岛的灯光,能在偏白至金黄之间调控,呈现出不同的季节变幻效果。

  “那么大规模的山体亮灯工程,全国也是首次。”朱剑修说。

  亮灯还得节制,设计时要注意对黑天空的保护。“设计人员在不同观测点测试光的纯度与饱和度、色温与亮度。”朱剑修说,在玉皇山顶试一次灯,就是一次大工程。“用大型吊臂把灯源升到一定高度,从距离4.9公里外的湖畔居、距离694米的九曜山顶、距离30米的近处分别观测和拍摄,最后确定用150瓦的LED灯。”

  15000个灯和灯杆运到山上去,不是件容易的事,只能靠人工抬、靠骡子背,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负责南线山体亮灯的景区市政市容环卫管理中心,好多人瘦了好几圈,骡子也累趴下好几匹。

  这诸多辛苦,换来了如今西湖的动人夜色。不信,晚上去湖边走一圈。

责任编辑:张磊 [网站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