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义乌与智利的“侨梁”
搭建义乌与智利的“侨梁”
2016年10月08日 10:42:19 浏览量: 来源:浙江日报 作者:龚望平 杨晨 王罡
6.9元一斤的红提、28元一斤的车厘子……在浙江省义乌市区城中西路宏迪路口新开了一家专卖智利水果的店叫“成氏果园”。
水果店的主人是智利小有名气的侨领成建新。在智利经商10余年,他习惯每天吃当地的水果,喝当地的葡萄酒。回乡之后,他就想是不是可以把智利的特产带回义乌。
没想到,希望与他一起分享进口葡萄酒和进口水果的亲朋好友越来越多。就这样,他成为了义乌第一批直接从智利进口水果的商人。
2016年6月28日,成建新62岁生日当天,他的第一家进口水果店正式开业,以前成建新把价廉物美的义乌小商品带到智利,如今他又把智利的水果带入中国。
把义乌小商品带到智利
光袜子一天就能卖4万美元
白衬衫、西装裤、一双皮鞋,身材高大的成建新看着要比同龄人年轻不少。他笑着说,这是因为自己一直保持着好心态,做生意多年从不关心赚多少钱,考虑最多的是能为亲朋好友、生意伙伴带来什么。
或许正是这样的好心态,让成建新走到哪里,生意都能如鱼得水。只是,很少有人知道,上世纪70年代,为了生计,成建新下井当过煤矿工人,远赴省外打过工。1986年,成建新回到义乌进入当地一家公司,迎来了人生的重要转折——选派到深圳大学进修。
在深圳感受到改革开放的大潮,成建新萌生了下海创业的想法。进修结束后,他就创办了自己的服饰品牌“金特力”,把改革开放前沿的先进理念,带到了市场经济刚萌芽的义乌。公司最初只生产一些童装,到后来主营生产职业装,生意越做越大,客户遍布世界各地。
上世纪90年代,成建新积极响应国家“走出去、引进来”号召,先后到俄罗斯、巴西等地创业,最后选择留在智利。当时,对于很多国人来说,智利是一片未曾开垦的“处女地”。
当时,智利知道义乌和义乌小商品的人并不多。依靠多年的积累,成建新开始把义乌市场上的服装、袜子等日用小商品成柜地发往智利。作为义乌乃至浙江最早到智利打拼的商人之一,他的生意很快打开局面。
“当时,价廉物美的义乌小商品很快受到智利消费者的欢迎,光袜子一天就能卖4万美元。”成建新说,生意最好的时候,义乌有近50家袜厂为他加工产品。
责任编辑:张磊 [网站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