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将心注入终成“超级女神”

2016年09月08日 09:51:06 浏览量: 来源:法制日报 作者:蒋安杰

  在创设规则中示范规则治理

  法治是规则治理的事业,它的用途绝不仅仅是纠纷解决。特别是在合同和商事领域,构建与创造规则的能力要比处理纠纷更加重要。王红霞将“规则治理”有效融入到课堂组织特别是成绩评定中来。以“商法结课盘点挑战赛”为主题。9家企业先后上演一个3至5分钟的“小品”。亲自撰写剧本,每个小品都融入了近年来商法上典型案例的核心争点,而9部剧又恰好串联起全课程各章节全部知识要点,再换成同学们熟悉的人物,可谓绞尽脑汁,匠心独具。她反复斟酌每一句台词,精心设计“包袱”和“陷阱”,使小品情节紧凑、环环相扣,又合乎常理和逻辑。每剧表演结束后,采取类似“冰桶挑战”的点名方式,由两家台下的企业进行PK,抢答剧中的题目。回答问题成功的两家企业中的同学不仅可以按照该课程规则获得平时成绩积分,最后获胜的企业还能为本企业中平时成绩目前累积最低的同学再赢得1分的加分。两家企业都不能正确回答的时候,题目就进入公众抢答。回答正确的同学同样能够在平时成绩中获得积分。

  积分制,是她给出平时成绩的一种考核方式。突破课堂教学传统的考核方法,她设计了“夺秒争分”的抢答活动和课后微信群公开申报积分。这一做法大大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的积极性,并使课堂可以完全聚焦于教、问、答,不被琐事所打断,同时以一种公平、高效、准确、透明的方式记录了平时成绩,同时培养了学生诚实、公正的品格。

  王红霞的期末课程考试别具一格,远远超出了学校考试改革的预期。2010年以来,她的历次考试方式从来没有重样过。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如本科生、研究生、全日制、在职、法学硕士、法律硕士,乃至根据人多人少,王老师创造了丰富多样的考核方法:“研考会”(以研讨会为载体的考试)、“辩考会”(以辩论赛载体的考试)、“竞考会”(以知识竞赛为中心的考试)、“影考会”(以小视频制作和影展为载体的考试)等一系列新颖、可行的考试模式。

  一切源于无限热爱

  苦心设计、实时更新、不断创新,这一切都意味着大量时间和精力的付出。但多年来王红霞没有停止过这样的付出。在同学和同事的眼中,王红霞是异常勤奋的。但对于王红霞来说,沉浸在教学和科研中是一种莫大的享受。在她心目中,育人本身具有非凡的意义。按照她的说法,“没有比讲授更幸福的事”——“数十年后,即使学生们早已忘却我的姓名,但我的思想和讲授依然影响着他们,这是我能想到的最酷的事。”

  一位王老师曾经教过的学生说:“红霞姐每天除了备课就是看书搞科研,我发现她居然从不看电视节目。那她平时的娱乐是什么?”中南大学法学院院长陈云良在一旁笑道:“我们的‘女神’除了吃饭睡觉就是工作,对她来说,工作就是最好的娱乐。”院长还说,现今很多大学教师要么重视科研,要么重视教学,以只重视科研的为多,因为这是对中国大学水平评价的最主要指标,但是“女神”是中国罕见的教学科研都做得相当好的个例。

  这就是王红霞。匠心独具,将知识的积累、能力的培养、学术与实践视野的开拓、法律人品格的锤炼等多方面融入教学,更将她的心注入到了她无比热爱的教学事业。无论是商法、合同法、经济法,她的教学内容和方式总是极具吸引力,被督导专家称为“为社会科学特别是法学课程的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了样板”。谢晖教授称王红霞老师是“把全身心交给学术、交给学生的一位好老师。”而中南大学法学院院长陈云良教授则这样评价王红霞:“她酷爱教学,痴迷科研,把教学和科研完美结合。我敢说她一定是全国最优秀的大学教师之一。因为她,我感到骄傲!”

责任编辑:张磊 [网站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