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一寸丹心谱华章

—— 记中国工程院院士、南开大学教授李正名
2016年08月06日 15:39:51 浏览量: 来源:天津日报 作者:赵晖 江珊

  创新为三农 惠泽九州田

  ——做农药研究,必须深刻了解中国的国情、紧密结合农民的需求和农村的实际,就要敢于面向科学前沿加强原始创新,才能真正服务三农

  一次学校组织的农药学专业药物分子设计论坛上,学生们正在学习当下流行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论坛吸引了大量“80后”“90后”的科研新面孔。主持人开讲之际,大家惊讶地发现,李正名竟然来到了会场。他正襟危坐在第一排,不仅听得认真、记得仔细,还时不时地提出自己的疑问。

  永远在学习,永远在创新,这就是李正名。

  1995年,因其杰出成就,李正名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彼时,他却又进行了新的思考,“国外的新型农药已经实现了对农作物和环境的低污染甚至是零污染,对人畜也没有伤害。而我们的脚步是不是又慢了?我们能不能创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农民买得起的‘绿色农药’?”

  创制新农药投资大,耗时长,路径复杂。一般来说,发明和开发成功一个新农药平均约需投资2.8亿美元,整个研发过程需10年以上,因此,许多人望而生畏、知难而退。

  但,李正名却选择迎难而上。

  他把目光瞄准了除草剂。农业生产中,杂草危害给农业生产造成的损失达10%—40%,除防杂草始终是一项重大技术难题。绝知此事要躬行,他索性把实验室搬到了田间地头,弯下腰来与乡亲们一起蹲在农田里,查看土壤水源,了解生长情况,观察试验效果。

  “困难时期老乡们把最好的房子让我住,把最好的饭菜留给我。看到农业生产的艰苦,农民兄弟的淳朴,更加坚定了我的信心和决心。”李正名感慨地说。

  创制过程异常艰辛。他带领课题组从源头创新的基础理论研究开始,跳出国外大量专利所覆盖的保护范围,历时十余年,自主设计合成了一批新结构分子,经过持续的生物活性筛选和不断地总结构效规律,才从近千个结构中筛选出单嘧磺隆和单嘧磺酯两种有效成分。同时,他还带领团队在原料采集、加工工艺等方面进行攻关,妥善解决了除草剂生产中产生的废液、废水问题,实现了零排放、零污染。

  最终,令人振奋的消息传来:在谷田,农民使用单嘧磺隆,可以轻松实现除防主要杂草的效果,每亩用量由原来的80克降低到1—2克,每亩节约成本约200元;在麦田,每亩只需1克单嘧磺酯,平均防治效果就可以达到97.6%,不仅实现了粮食增产、节省了劳动力,而且价格低廉,毒性仅相当于日用牙膏毒性的1/50—1/100,是老百姓真正买得起的“绿色农药”!

  经过科研转化和推广,李正名团队的历年研究成果在山东、河南、黑龙江、江苏、天津、内蒙古、辽宁、吉林、河北等地已示范推广2亿多亩,近三年来销售额达1.5亿元,产生效益30多亿元。

  农药创新不仅需要理论源头创新,也需要研发机制体制的创新。在李正名和同事们的多方奔走下,南开大学建成了我国高校第一个绿色农药研发、精细化工的中试和产业化平台——农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工程中心自筹建以来,共承担国家“十五”科技攻关等国家和地方项目21项,不仅全部成功申请农药发明专利,而且获得了大量原始创新的研究成果。

  最近,李正名带领研究团队又将研究重点转向减少农药残留上。目前,已初步发现了可以使某除草剂在土壤中的降解速度提高10倍以上的关键结构点。“如果能根据不同作物的生长期调控降解速度,就可以在农作物多茬轮种中,解决除草剂影响第二代以后作物出苗率的问题,从而达到只除草不伤苗的目标!”李正名兴奋地介绍说,“这是学术界的新领域,而且对我国的农业生产有着重大意义!”

  李正名在自主创新的道路上越走越坚定。

责任编辑:张磊 [网站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