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从“十八勇士”的争定看孙继先将军品格

2016年10月29日 14:59:02 浏览量: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作者:解国记

  国庆假日间,到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观看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展览。强渡大渡河勇士名单展板赫然在目,第一行是:“孙继先 第1军团1师1团1营营长”。我当即感叹——

  历史还孙继先一个公道

  而10年前的2006年,同时段同馆同题的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展览,则是“十七勇士强渡大渡河”,名单中不但没有孙继先的名字,下面的说明也不着一字记载。这让我十分不平,便根据自己多年研究,写了一篇题为《有关研究表明强渡大渡河的是十八勇士》的稿件。

  本来,这篇东西不是不可以在《新华每日电讯》发,但当时我身为这家报纸总编辑,在自家媒体刊登此类学术讨论中的定论性稿件,总觉得有点不“那个”。于是,便把它报给了新华社领导。之后,稿件经多个环节辗转,多个领导批示,敲定由新华社解放军分社记者出面,写一条解释性报道。解释性报道的题目是《“红军个个是勇士”——解析强渡大渡河究竟是十七勇士还是十八勇士》,只述事实,不做定论:“红军战士人人都是英雄,个个都是勇士”;“通行的正式党史军史中”都说“十七勇士”,称“十八勇士”“也没有错”;但倾向性也很明显——文中引用一位专家的话说:“还是称‘十七勇士’更贴切一些”。

  稿子传给我“征求意见”,我不表态,只画了个圈就退走。领导特意电话我:你画圈就是同意了哈。我哈哈大笑曰:新华社20多年都说是“十七勇士”,这回能发个含糊其辞的东西也不容易了!领导幽默曰:你对新华社的这个表扬也不容易呀。

  稿子10月23日播出,多家媒体立即转载刊用,我批《新华每日电讯》暂不用。因为稿子对“十七勇士说”只是松了口,其蕴含的观点仍不正确。尽管如此,它毕竟撬开了历史真相的一道门缝,让我们得睹孙继先将军当年品貌——

  英雄大无畏

  孙继先作为红军第1军团1师1团1营营长,当年英勇善战的大无畏精神,是出了名的。不说别的,就说经典战役勇士强渡大渡河,其实就是他组织并冒着枪林弹雨身先士卒的。这无论从他本人写的《强渡大渡河》(《星火燎原》第三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还是其他人写的回忆录中,都可看到是不争的事实。

  《强渡大渡河》一文中,写到第一船渡河勇士时说:

  在连长熊尚林带领下,一班的八个同志跨上了小船……小船便靠上了对岸。突击队的勇士们从船上跳下来。我紧张地望着他们,看看有多少伤亡。一个,两个,……八个,九个,个个都生龙活虎般地扑上敌方渡口。

  写第二船渡河勇士时说:

  船又靠岸了。我带着二班和两挺轻机枪、一挺重机枪共八个战士跳进船里。

  接着写道:

  我和熊尚林同志的九个同志会合了,查查人数,我们十八个人,除了一两个负重伤的,一个也不少。

  由这些引文我们可以说:孙继先营长既是强渡勇士之一,又是渡河突击队的组织指挥者。

  明明是十八勇士,但为什么“十七勇士说”竟盛行一时呢?真相可让我们知晓孙继先将军的另一面——

  名利无所谓

  虽然“十七勇士”“十八勇士”各有说辞,但过去是正确的“十八勇士说”占主。上世纪60年代初我读到的一篇语文课文,题目就是《十八勇士》。

  后来把这盆水搅浑并从学术上定论为“十七勇士”的,当为1981年第1期《历史研究》。这期杂志上叫作《红军长征几个史实的考证》的文章,言之凿凿地否定了“十八勇士说”,断言“十七勇士说”是正确的。

  看到这篇文章,当时还在郑州大学上学的我,立即给《历史研究》写去一篇商榷文章,讲“十七勇士”“十八勇士”的来龙去脉、两种说法差异的关键点及其中机巧。

  《历史研究》应是转给了《红军长征几个史实的考证》的作者。因为不久我收到了他寄自四川大学历史系的一封信。信虽客气,但认为我提供的依据“需要查清”,“仅此作为肯定‘十八勇士’的根据又尚嫌不足”。至此,我的观点和论据胎死腹中。

  那么何为之“足”?其“十七勇士说”的学术根据又“足”在哪里?

  “足”在最早的原始资料——1935年5月红一军团政治部出版的《战士》报,“足”在孙继先营长的上级首长(以下简称首长)的文章《强渡大渡河》。

  1935年5月26日,第184期《战士》报发表通讯《十七个强渡的英雄》。接着的第186期《战士》报刊登红军大渡河总结和强渡大渡河“十七个英雄”名单。

  1975年10月17日,解放军报在“发扬革命传统,争取更大光荣——纪念红军长征胜利四十周年”大报眉下,通栏发表首长的长篇署名文章《强渡大渡河》。文章就“十七勇士”专列一小标题,活灵活现地讲述十七勇士的组成,有鼻子有眼地描述“熊尚林带领着16个同志跳上了渡船”如何如何。

  按照一般考据学,这种以原始资料为据,以权威当事者文章为据的考证,是相当有说服力的。但由于种种原因,原始资料也可能会有蹊跷之处,再权威的当事者也有可能把事情弄混。

  “十七勇士说”便是如此。由于我喜欢新闻,上大学时除了一本戈公振《中国报学史》外,把郑州大学图书馆所有新闻类图书全部读了个遍,把所有新闻类期刊(往期、当期)全部读了个遍。正是在这些浩瀚的新闻资料中,我偶然发现了“十七勇士”“十八勇士”的纠结点——孙继先算不算勇士之一,知道了为什么《战士》报登载为“十七个英雄”。

  那是一本破旧的1961年第12期《新闻业务》,里面补白似地登载一篇文章:《在长征路上出版的报纸》。文章介绍长征路上的《战士》报,讲述十八勇士强渡大渡河的事迹后写道:“最先冲过去的明明是十八勇士,为什么这张报上是十七勇士呢?原来写这篇通讯报道的人正是十八勇士之一——孙继先营长。因为他谦虚而没有把自己计算在战士之内。”(网上一说是孙继先向战地记者提供强渡英雄名单时没写自己的名字)。

  事情的本源清楚了,争论的是非也就清楚了:最先冲过大渡河的确是十八勇士,这一事实传播开去,形成了十八勇士之说;而那一期《战士》却报道的是“十七个英雄”,报纸一经出版发行,消息自然也传播开去,且由于白纸黑字见于报端更能信人,加上有人说孙继先作为指挥员不应算作勇士等各种因素,便形成了十七勇士之说。

  孙继先带领17名战士强渡大渡河,却把自己排除在“勇士”之外,写篇报道也只字不提自己。武不惧战死,文不计名利,一代英雄的品格,让我们敬仰不已。

  但勇士的不居功和谦虚,就要磨灭一段历史的真实吗?不,多少年了,我心头一直放之不下,总有一种期待——

  前辈默不认功 后人应有公论

  我不肯熄灭较真儿的念头。毕业分配到新华社河南分社工作后,就这一问题继续给其他学术类刊物投稿。可能人家不敢碰《历史研究》,也可能把我的文章转给了《历史研究》——因为《历史研究》1982年第4期有回应,其编者按说因收到读者质疑,特刊登首长来信:《强渡大渡河的红军勇士是多少个?》。此文修改了首长自己1975年10月17日文章《强渡大渡河》中的表述,承认孙继先是其中之一,模棱两可地说:“若把当时的营长孙继先同志算进去,称‘十八勇士’也没有错”(据查后来他还通过两篇回忆录等明确了“十八勇士说”,惜似未引起注意,正史、正规典籍、正规展览和国家媒体正式报道仍为“十七勇士”)。

  《历史研究》登了首长来信一年后的1983年5月26日,人民日报第4版刊登新华社成都5月25日电稿《红军强渡大渡河纪念碑在四川安顺场落成》,文中说:纪念碑“右上方镶嵌着一个红军战士巨大的半圆头像,两眼凝视着前方;下半部是17勇士乘风破浪、飞舟挺进、直逼对岸的浮雕”。

  这篇报道又勾起我的不平,看到报纸的当天(5月27日)夜里,就直接给孙继先将军写了一封长信,冒昧发出,以彻底问个究竟。可一直没有得到孙将军的回复。

  后来我从其他媒体得知,将军不居功,不计名利,是一以贯之的。强渡大渡河后的几十年里,他从未想过要把自己算作勇士,从未向上级请求过功赏。孙继先的儿子孙东生回忆:父亲在世时,他曾多次问起此事。父亲总是这样回答:“强渡大渡河的战斗经过,我的回忆录中已经阐述清楚,至于自己算不算勇士,没有必要争论。革命战争中无数先烈献出了自己的宝贵生命,有些同志牺牲后连名字都没有留下,我们这些幸存者想起他们就心里难过。如果再去争什么勇士,就太没有意思了,我感到很羞耻!”基于此,我便不难理解孙将军不回信的原因。

  但后人有公论。1990年孙继先逝世时,新华社播发了《向孙继先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济南举行》的电稿,文中说:“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他带领十七勇士强渡大渡河,为长征的胜利做出了突出贡献。”2006年10月22日舟山晚报网《十八勇士孙继先之子“话说长征”》一文介绍称:“孙继先将军作为当年解放战争时期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第七兵团第22军军长,不仅亲自指挥了解放舟山群岛的战斗,而且是红军长征中强渡大渡河战斗的十八勇士之首,解放后成了我军第一个导弹试验基地的司令员。”

  如今,军博的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展,一改70周年展板,不但列名孙继先,且居原17人之上。这是对历史的尊重,也是公论的结晶。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还孙继先将军以公论,不知道有多少学者和知情人不懈奋争。网上检索有关条目,估计会数以千计。在这个群体中,我微不足道,顶多是《历史研究》发表《红军长征几个史实的考证》后的较早较真儿者,还可以说是针对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军博展和主流媒体连篇累牍称“十七勇士”时,为国家通讯社提供资料发出权威电稿,把板上钉钉的错误说法撬开了一道缝隙者。缀成此文,实在无意表白自己,只想让人更加了解当年不惜赴死、事后一直默不领功的英雄,从而增益对前辈的敬仰,唤回共产党人的初心。

责任编辑:张磊 [网站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