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他们以残缺之身走完长征路

2016年10月08日 10:30:35 浏览量: 来源:新华社 作者:肖石忠 曾涛 孙杰

  负伤192天后才截肢的余秋里

  1936年3月,红二、红六军团长征到达乌蒙山区时,时任红十八团政委的余秋里奉命率部截击国民党军。余秋里在勘察阵地时,左臂被敌军子弹击中,简单包扎后继续战斗。转移阵地时,余秋里左臂竟又被敌机枪子弹击中打断。当时,余秋里左臂骨头已穿出皮肉,两根筋露在外面,但仍继续指挥战斗。由于缺医少药和不断行军,无法及时进行手术,余秋里不得不拖着伤臂爬雪山、过草地。9月,部队到达甘南后,余秋里才做截肢手术,而这时距他受伤已过去了192天。

  余秋里这样回忆当年的情形:“我负伤不久,伤口就开始发炎腐烂,痛得厉害。为了止痛,只能把受伤的左臂浸到冷水里泡一泡,或者用湿毛巾敷在受伤的左臂上。过草地时,有一段时间没有换药。医生来检查伤口,打开纱布一看,伤口已经腐烂生蛆,医生用镊子将蛆一个一个夹出来,再用盐水洗清了伤口。”

  1955年,余秋里被授予中将军衔。

  死里逃生的晏福生

  1936年10月,腹背受敌的红二方面军计划北进会合红一、红四方面军协同作战。

  红十六师政委晏福生和师长张辉奉命率部担任红二方面军右纵队前卫。从徽县出发后,师长张辉在10月5日的战斗中牺牲。10月7日清晨,部队到达礼县罗家堡,突遇两路敌军阻击。晏福生指挥部队利用有利地形实施反击,与敌展开殊死拼杀,终于打退敌人。眼看军团部队就要全部通过了,晏福生指挥部队边打边撤。

  就在这时,晏福生的右臂被敌机轰炸的弹片击中,鲜血直流。为了不拖累其他同志撤退,晏福生用左手掏出密码本交给警卫员,挣脱搀扶他的警卫战士,纵身跳下身旁的陡坡。军团长陈伯钧、政委王震知道晏福生负重伤、被敌人包围的情况后,立即派一个营打回去营救晏福生。但是,部队没有找到他。大家都以为晏福生牺牲了,军团长陈伯钧在当天的日记中写道:“十六师政委晏福生同志阵亡。”

  其实,晏福生并没有牺牲,他忍着剧痛藏进龙池湾山坡下的土窑洞。敌人撤走后,晏福生找到一户穷苦人家过了一夜,第二天就拖着负伤的身体追赶部队,历经半个多月艰难寻找,终于在通渭县境内找到了红四方面军红三十一军的部队。

  晏福生的伤臂没有得到及时治疗,不得不做了截肢手术。

  1955年,晏福生被授予中将军衔。

  三度截肢的钟赤兵

  1935年2月,中央红军为了摆脱国民党军的围堵,毛泽东决定二渡赤水,回师黔北,杀个回马枪。毛泽东把夺取娄山关的主攻任务交给了红三军团。当时红三军团有4个团,钟赤兵任红十二团政委。

  娄山关战斗打响后,钟赤兵带领战士们与贵州“剿共”总指挥王家烈的“双枪兵”展开激烈搏杀。拼杀之中,敌人的子弹击中了钟赤兵右小腿,血如泉涌。钟赤兵拖着伤腿趴在石头上指挥,坚持不下火线。

  红军占领遵义城后,为钟赤兵治伤的医生认为必须截去小腿。三个半小时的手术过程对钟赤兵来说极其痛苦,豆大的汗珠从他的脸上、身上直往下淌,浸湿了衣裤。由于医疗条件太差,加上贵州的天气阴冷潮湿,导致钟赤兵的伤口感染。医生又先后给钟赤兵进行了两次截肢手术,最终把整个右腿截去。

  半个月内进行三次截肢手术,这是何等的痛苦!但是,钟赤兵不仅活了过来,还靠着顽强的意志,随中央红军爬雪山、过草地,到达了陕北。

  1955年,钟赤兵被授予中将军衔。

责任编辑:张磊 [网站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