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工路上,本色出演
组织委员心里话之海盐篇
组工路上,本色出演
2016年09月20日 11:16:15 浏览量: 来源:浙江党建网 作者:余建红
陈建忠,45岁,海盐县沈荡镇组织委员
爱好:阅读、音乐
我的四点体会
2013年7月,组织安排我到沈荡镇担任党委组织委员。作为一名乡镇组织委员,我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也是可以大有作为的。全新的领域,全新的岗位,对我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随之而来的是本领不够的危机感。“好学才能上进,好学才有本领。”
三年来,我努力学习各方面知识,努力在实践中增加才干,加快知识更新,优化知识结构,着力克服本领不足、本领恐慌、本领落后的问题。工作中坚持多看、多听、多请教,向领导学、同事学、群众学,边学边用、学用结合,努力在学以致用上下工夫,注重把学习的成果转化为谋划工作的思路、转化为履行职责的能力。特别是2015年底,我有幸参加了嘉兴市组工干部研讨班学习。短短几天时间,聚焦干部、人才、基层组织建设中遇到的重点难点问题,聆听了专题讲座,参与了小组讨论,重走了“一大”路,学习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沿知识,共享了组织工作创新发展的成功案例,使我对在从严治党新常态下,如何认识、适应组织工作面临的新变化、新发展,提升履职尽责能力有了全新的认识。
一要吃透政策。2015年以来,中央和省委相继召开了全国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座谈会、省委十三届七次全会两个重要会议专题研究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对加强基层党建工作作了全面部署。省委明确提出要抓好“整乡推进、整县提升”,从整体上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整乡推进、整县提升”是抓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升级版”,是对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理念的提升、工作方法的改进、工作责任的压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农村党建工作的重点工作和重要抓手。组织委员要在埋头做事的同时,学会抬头望路,养成拿着“放大镜”研究政策的习惯,要深刻认识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的重要性,立足新的起点推动基层党建工作任务落实,着力推进基层党建工作改革创新。
二要走近群众。组织委员要走进群众,真正做到上情下传,让基层群众最大程度能知晓、理解和领会党委、政府的政策法规。谁在田埂上呆得多、走得实,谁在老百姓心中的分量就重得多、留得久。我们要通过到田间地头、大小院落、企业部门“零距离”走访,和群众拉家常,传递好各项方针政策、思想理论和惠民信息,认真倾听和记录他们的困难,有针对性地研究解决。只有摸清“家底”,才能找准症结破解发展难题。组织委员在推进基层党建工作中要善于找到镇情和政策的最佳契合点,积极借梯登高、加快发展。如在落实“整乡推进、整县提升”,加强基层党建工作中,要按照省市县要求,作一次专题调研、系统梳理。要坚持问题导向,对照标准,逐村列出问题清单,制定整改提升计划,明确责任,落实措施。要按照“责任清单化、管理项目化、工作标准化、推进有形化”的思路和要求,制定责任清单,每一条标准明确年度目标、时间进度、具体举措等具体要求,由“软指标”变为“硬任务”。
三要敢于带头。带头才有感染力、影响力和威慑力。只有自己带头了,群众才会慢慢跟着做。回想我们的“三改一拆”工作,正是由于党员干部都带头做到了“零违建”,才形成了以上率下的良好氛围。组织委员在基层党建工作中不惧战、不避战,不当老好人,不当“甩手掌柜”,才能得到大家的认同和支持。只有在工作中拿出身先士卒的勇气、向我看齐的底气、以上率下的正气,用自身的人格力量和模范行为影响人、感召人、带动人,才能赢得威信。
四要精准施策。当前,实施“整乡推进、整县提升”基层党建工作三年行动计划,必须做到抓住重点、精准发力,梯度推进、扩面提质。要积极开展集中攻坚,在软弱落后村整转、“领头人”队伍建设、党员队伍管理上再加力,夯实“整乡推进、整县提升”工作基础;要积极探索“党建+”的工作模式,按照紧扣中心、因地制宜、让群众参与、注重实效的原则,研究具体“+什么”、“怎么+”,丰富“整乡推进、整县提升”工作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