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卢承庆三改评语 客观公正评价官员

2016年09月23日 11:07:47 浏览量: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作者:王丹誉

  唐初名臣卢承庆一次主持官员考核时,遇到一名主管漕运粮草的官员,因遇大风将船队所运粮草漂没殆尽。卢承庆当堂就给他下了评语:“监运损粮,考中下(考核九等中的第六等级,不及格)。”这位官员听后毫不动容,连一句申辩都没有。卢承庆很佩服他对待考核的态度,就下了新的评语:“非力所及,考中中(考核中的第五等级,及格)。”那人听后依然泰然自若。卢承庆更欣赏此人的风度,马上将评语改为:“宠辱不惊,考中上(考核中的第四等级)。”从主考官卢承庆,到被考核的官员,以及相关的人员,我们能看到他们都有难能可贵之处,细细品味会给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

  从卢承庆身上,我们发现考核者的公正无私。就政绩而言,作为漕粮监运官员,无论什么原因,将粮草全部损失,其本人肯定有责任。然而作为主考官,卢承庆却能发现过失者的长处,看到其对待上级考核评价的心态十分平和。他作为主考官设身处地为被考核官员着想:这场漂没漕粮的大风在当时的科学技术条件下是天灾,具有不可预见性、不可抗拒性……别说是这个被考的官员,换了自己遇到这种情况也可能无可奈何。他还能用公正的心对待这位和自己没有任何“关系”的被考者,全面、公开、公正地审视被考者,独具慧眼发现过失者身上难得的闪光点。卢承庆三改评语,既无一己之私,也不是逞一时之快,而是站在全局,以特有的长者风范、人文关怀,保护爱护干部,更凝聚了人心。

  从被考者身上,我们发现难得的平和泰然。这位被考者心怀“雷霆雨露皆系天恩”的心态,在主考官因为自己过失而给自己打了低分时,既没有怨天尤人,也不作任何辩解。此刻,也许他在想,自己失职理应被定为不及格。在主考官谅解自己的过失“非力所及”,而将评语由不及格改判为及格时,他却不为所动。也许,他在想这不是主考官法外开恩,而是自己原本就应该这样。既没有对自己仕途这一戏剧性转机而喜形于色,也没有对卢承庆这位给他意外收获的福音天使当场致谢。挨批时没有发牢骚,受表扬时也没有沾沾自喜。这又是何等的淡定与泰然。

  从相关人员身上,我们看到宽容与豁达。即使卢承庆和被考者有千好万好,如果与卢承庆一同主持考核的其他官员提出异议,或者与这位被考核者一同应考的其他官员“乱告状”,其结果都不会令人满意。因为他们都有充分的理由提出质疑。可是,他们并没有提出卢承庆“护短”、“打高分”的疑问……主观上,他们都胸怀坦荡,大度宽容;客观上,他们成全了这次近乎完美的考核,使得卢承庆能够给出科学、合情合理的考评结论。看似卢承庆在考核别人,其实他自己也在接受考核;看似只有这一位官员接受考核,实际上所有相关人员都在接受这场特殊的考核。

  这一场考核,平实简单,却波澜起伏。主考官卢承庆好像是率性而为,再三改变被考者的评语,其本意却是客观公正地评价官员。被考者自始至终宠辱不惊,相关人员无一发难,使得随时都可能引发轩然大波的考核顺利完成。主考官评语的不断改变,是随着对被考者认识的逐步深入而改变的。可见,卢承庆有很高的识才、辨才能力,以及丰富的阅历和经验。同时,也体现了所有参与者都有宽阔的胸怀,超凡的气度,以及无私的心地。我们不妨学学卢承庆的考核,让我们考出风格,在考核中提高,在考核中受益,使良好的心态在考核中形成,良好的风气在考核中养成。

责任编辑:楼昕 [网站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