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衢州常山村务员 “坐班”服务众乡亲

2016年11月28日 15:37:34 浏览量: 来源:衢州日报 作者:章卫平 胡江平

  “伟燕,快递我拿走了,谢谢!”每天上午8点,衢州市常山县辉埠镇石姆岭村的严伟燕都会准时到村便民服务中心上班,为村民办理各项事务。便民服务中心门口张榜公布的“村级便民服务事项”,细细一数多达28项,此外还有21项“村级公共服务事项”。“虽然压力大一点,但能让村里乡亲方便开心,付出多些也值得。”严伟燕微笑着说。

  石姆岭村有1500多人口,没有“便民中心”村务员坐班前,村民办事跑腿找干部,村主要干部也叹精力有限穷于应付。2007年开始,常山县以“三民工程”建设为契机,由点到面推进村级便民服务中心建设试点,截至2011年6月,全县已实现了村级便民服务全覆盖。但在实际运行中,工作人员普遍年龄偏大,文化水平不高,业务不熟,许多甚至连电脑、复印机、扫描仪等办公器材也不会使用,且大多工作人员为兼职,难以保证“全天候”服务。

  如何解决服务群众的最后 “一纳米”?从去年开始,常山探索推行村务员制度,由县行政服务中心等单位牵头,各相关职能部门、乡镇(街道)联动,在实行村干部轮流值班的基础上,整合资源要素,实行“多员合一”的村务员固定上班制,聘请专人专职从事村务管理、民情档案、金融服务以及村级代办工作。便民中心统一标识标牌、服务内容、装修标准、坐班时间,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优质、便捷、高效的服务。目前已在辉埠、球川、白石、紫港、金川等乡镇(街道),建立了100余人的村务员队伍。2017年将争取实现村务员全覆盖。

  “我们村的村务员文化好,责任心强,选她群众放心。”辉埠镇鸭坞村村支书邱和平说。作为鸭坞村专职村务员,今年35岁的夏小芳,有着企业工作经验,为了方便村民办事,她几乎把所有的精力放在中心工作上,周六周日也照常上班服务。为提高业务技能,她经常参加镇里组织的各项培训,平时自己也下功夫摸索学习,现在已成为各村的村务员老师。为便民配套,她还为村里建了党员微信群、干部群、妇女群等。邱和平说:“有了村务员这样的‘总理’帮手,我可以集中精力为村集体干点事了。”

  常山县行政服务中心负责人相告,为了让村民不出村办得了事,办得好事,他们对办理事项不断扩面,目前村里已经可以代办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事项50余项,70余项行政审批业务可通过村务员,实现“即办、代办、领办、约办”,保证农民群众的事按时办结。交通违法罚没款收缴、个人社保信息查询等10项便民服务已实现全程网上办理、快递送达。目前村里可办理水电费缴纳、网上挂号等20余项公共服务。今年以来,全县各村(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共为群众提供咨询、代办事项10万余件。

责任编辑:林庭宇 [网站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