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用美丽践行“两学一做” 促美丽乡村提质增效

2016年09月21日 10:04:59 浏览量: 来源:浙江党建网 作者:李津 李强

孝源街道观音桥村书记王幸福在党小组上微党课.JPG

  孝源街道观音桥村书记王幸福在党小组上微党课。

  孝源街道自2008年美丽乡村全覆盖以来,始终没有停止建设美丽,经营美丽,提升美丽的步伐。特别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街道党委及各农村基层党组织,突出“做”的关键,引导党员干部围绕美丽乡村提升,发挥先锋队作用,有效建设全域美丽乡村。

  给乡村添美丽,打造设施提升平台。打扫干净屋子,才能迎进四面八方的客人。从美丽乡村精品示范村、美丽乡村提升点创建入手,抓基础设施再提升,比如尚书干村在美丽乡村精品示范村创建中,发挥党员带头作用,针对休闲村落建设点多面广任务重的实际,整合载体,创立了“做出1份先锋承诺、认领2个具体岗位、开展3次奉献活动”的“123”党员服务模式,从自家门前做起、从项目工程的阳光监督做起,同步推进省级农房改造示范村创建,新建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尚书景区道路和葫芦岛等设施,成功创建国家AAA级村域景区。从方便群众出行、完善生活设施配套、提高群众幸福感入手,抓民生事业改善,比如,街道办事处和孝源、皈山场、观音桥等村党员干部,发挥征地拆迁的“5+2”、“白+黑”精神,积极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把原先交通不便、配套跟不上的偏远地区村民搬迁到统一规划、配套齐全、交通方便的集镇居住,自2013年至今,共搬迁农整户180余户,新建农整安置小区4个。从引进工商资本,持续推进集体经济壮大入手,抓引进项目建设,比如,观音桥村积极推进农民土地流转500余亩,引进科兰农业园项目,种植中药作物,不仅解决了周边农户就业问题,也为集体经济提供了稳定收入;皈山场村在引进广厦集团抱竹休闲旅游项目中,党员干部组建征地组、拆迁安置组和青苗补偿组,一个月完成项目区域范围内200亩土地征用补偿、11户农户拆迁安置工作,目前项目的主体工程已经开工;孝源村则针对村域范围内各在建重大项目,组建党员、村民骨干攻坚小组,5个月内征地700亩,拆迁房屋50余户、迁移坟墓200穴的工作任务,有力助推了影视小镇和申嘉湖高速项目建设。

  向美丽要效益,打造长效管理平台。建设仅是开始,把美丽保持住,向美丽要效益才是持续打造美丽乡村的长久之计。从统筹山青水净、四边三化和五水共治工作入手,放大美丽的社会效益,街道全体450余名农村党员,依托“党员固定活动日”一月一活动的形式,每月25日前后重点对清理难度大的卫生死角、违章建筑等开展集中行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以来,累计“拆违”3.3万多平米,“三改”2.9万多平米,清理各类垃圾500余吨;各村组建党员护水小分队,对村域范围内的大荣溪、尚书圩、观音溪等主要溪流分段落实责任人,义务劝导往河道倾倒垃圾、侵占河道、乱排污水、电枪捕鱼等行为,保持溪水清、流水畅。从盘活美丽资源入手,经营美丽乡村,提升美丽的经济效益。“美丽乡村,仅有美丽还不够”,这是2015年《新闻联播》对尚书干村经营美丽乡村做法的批注。尚书干村举全村之力建设休闲村落,进村道路、文昌阁、葫芦岛等等设施,无不饱含着全村党员干部的辛勤汗水,每个项目的立项由全村党员干部投票表决,项目建设全程接受党员干部代表监督小组的监督,项目建设完成后落实党员服务岗长效跟进设施运转。特别是每年的尚书文化节、葵花节,各类服务节庆活动的岗位均为党员干部认领。这种不计报酬的付出成就了现在的尚书干。目前,尚书干村正积极筹备第七届尚书文化节。从保持美丽形象入手,加强长效管理督查。街道本级每月开展美丽乡村长效管理督查,及时通报各类问题。各村也结合实际创设载体,实施有效管理。比如观音桥村针对美丽乡村长效管理,通过划分党员服务责任区,以党员带动农户,开展美丽乡村长效保洁、垃圾分类等工作,并注重发挥党小组作用,通过认领党员责任岗,建立考核机制,维护村域环境整洁。洛四房村针对美丽家庭示范带的再提升工作,发动每名党员联系5-10户左右群众,组成“党群亲友团”,共同做好做好文明示范、政策宣传、民情收集、帮困解难、稳定维护等五项工作,紧密党群联系。此外,秸秆禁烧,垃圾分类等专项工作,有了党员的积极参与得以快速铺开并发挥作用。

  把美丽再升华,打造文明养成平台。景美更要人美,最美丽的风景是文明。孝源街道充分挖掘自身潜力,充实文化元素,维护民风淳朴、社会和谐的稳定环境。倡导文明新风。通过微党课,以“美丽乡村微党课——走进XX党支部(党小组)”的形式走村入户进企,同时开设“道德红讲堂”,每期通过“看一则优秀党员短片、讲一则身边典型事迹、评一段党员故事小品”的“三个一”的形式,开展讨论和交流。各村党组织积极挖掘身边的好人好事,组建了党员义务宣传队开展巡回宣传。比如,观音桥村挖掘了好人“郎三好”,倡导和谐家庭邻里关系。挖掘文化内涵。孝源村积极宣讲“二十四孝”“郭巨埋儿”的典故,以传统文化的魅力,营造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农村和谐社区,支持教科文新区各项建设。尚书干村深挖尚书文化自强不息的内涵,引领干部群众发挥聪明才智,拓宽村级发展思路,建设更加美丽幸福的休闲村落。建设文化礼堂。积极发挥尚书干村、洛四房村文化礼堂留存乡村记忆的功能,规划建设皈山场村文化礼堂,开展开笔礼、成人礼等传统文化和村情村史教育,提升党员群众归属感和自豪感。锻炼文体队伍。各村发挥党员骨干作用,组建了排舞队、拉丁舞队等文体队伍,形成了以乡村体育节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体育活动为载体丰富百姓业余生活,全年开展文化活动21场,体育活动4场。观音“村晚”、洛四房“重阳”晚会等“一村一品”文化节目日趋丰富。

责任编辑:张磊 [网站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