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有了“双点题”,学习教育出实效

2016年09月15日 08:45:55 浏览量: 来源:浙江党建网 作者:记者李 津

安吉县章村镇长潭村G20党员义务巡逻队.JPG

  安吉县章村镇长潭村G20党员义务巡逻队。

  高山村美丽乡村精品示范村建设如火如荼进行,因环境提升需拆除老书记李仁德家的两间房屋,当村干部上门时,李仁德二话没说就答应了。

  这么爽利,除了政策公开透明,还得益于章村镇今年为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增强党员意识推出的“双点题”机制,让各个党支部、党员乐于“做题”、“破题”。

  该镇副科级组织员章东辉介绍,所谓“‘双点题’即党委命题,支部解题;群众出题,党员做题。

  一个个“题目”就这样提出和解开了。章村村有党员105人,如何利用“党小组之家”服务群众是该村接到的命题。该村党支部书记郎洪业说,村里设有十个党小组,为了发挥“红细胞”作用,支部主抓“党小组长”,各小组不断交流学习,培养服务意识。

  汪金苗是“先锋”十组的组长,其所在的乌龙山自然村曾在黄浦江源精品观光带建设中遇到麻烦,几位村民希望将土地征用资金从集体转为私人。尽管这种做法不符合规定,但村民的诉求被他记在了心里。通过之前的政策处理知识学习,他主动奔走于村委与村民之间,经过数十次沟通协调,几位村民终于同意了折中方案。

  像章村村这样的个性化“定制”还不在少数。茅山村在外党员较多,镇党委便派下了“抓好流动党员学习教育”命题;浮塘村希望发挥党员综合作用,于是领到了“分组包片”的命题……在一张命题清单中,清晰罗列着各村领到的“课题”。

  “一个题目,就相当是为工作开展找到了清晰的方向;破解了,也就等于补上了薄弱环节的短板。”一名村党支部书记认为。

  在章村镇,听群众建议、解群众难题,正成为党员素质提升的新常态。“其实刚开始走访时,‘面子’上时常挂不住。”章东辉坦言,该镇党员最初向村民征求意见时,得到的往往是“群众观念淡漠”、“党员律己不严”等严肃批评。“虽然刺耳,但说的事在情在理,必须回应。”他说,为了彻底转换党员服务观念,该镇到各村征求意见建议92条,8个村共梳理出40道“群众出题”,各村将意见最为集中的5道题目确定为每个党员都必须践行的座右铭。

  在不停地领题、做题、解题中,章村镇党员也经历着一次次的“形象转型”,也逐渐喜欢上了“做题”。在高山村,不仅有老支书带头拆迁,还有许多党员主动成为“纽带桥梁”。该村桐山王自然村环境提升工作频频碰壁,施工方与当地群众关系一度“僵化”,了解到其中缘由后,党员杨大金与其他9名党员主动揽下了两方“破冰”的难题。通过他的努力,消弭了矛盾,工期步入正轨。

责任编辑:王晓宇 [网站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