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东阳:环境整治带来民风之变 产业新生

2016年08月31日 09:06:33 浏览量: 来源:金华市政府 作者:刘小红 蔡凤 黄晓华

  清晨5时,金华东阳市巍山镇平安村村民赵维忠扛着洒水壶,从村子西头到东头,一路为绿化景观带浇水。这份义务差事,他已经坚持了5个月,每天早晚各一次。

  “今年天真热,多亏有你照料,否则花花草草早枯死了。”在村里,赵维忠都会收获热情的招呼和由衷的夸赞。平安人惊奇地发现,环境整治提升不仅让村容村貌大为改观,连这个游手好闲的单身汉也像换了个人。

  党员带头,村容村貌大变样

  赵维忠今年55岁,一直靠亲戚接济过日子,以前对村里的工作并不支持。“去年我去他家整治乱堆乱放,他还跟我放狠话呢。”说起那一幕,村支部书记叶桂芳真觉得不可思议。赵维忠的变化缘于党员干部在环境整治中的带动。

  平安村邻近新怀万线,村里有两家大型红砖厂,外来务工人员占全村总人口的1/3,环境卫生管理压力不小。

  老党员赵肯忠家门口就是上千平方米的文化健身广场,早晚人群散去之后,都会留下不少垃圾。创建美丽乡村启动后,年近八旬的赵肯忠拿起扫把,每天义务打扫,还给附近绿化带拔草、浇水。

  党员干部冲在前,普通村民深受感染。渐渐地,绿化带里多了一块块责任牌,牌上写着责任人的姓名。不比吃不比穿,就比谁认领的绿化管理得好,这在平安村成了一种风气。村里划定20个党员绿化责任区,党员做得怎么样,不仅要接受村民的评判,还直接跟党员积分制管理挂钩,形成了道德和规章双重约束。

  有了群众基础,平安村开始大手笔整治提升村庄环境,升级改造污水管网,绿化景观取代乱堆乱放,生活垃圾分类变成现实,村里的绿化面积达到1.3万平方米。

  “在环境改善的同时,村民素质也在提高,干群之间、邻里之间变得更加和谐。”联村干部胡楚楚说,“现在村民在散步时,常常会拨开绿化带,拔出几株杂草,捡起些许垃圾,就像侍弄自家的田地。”

责任编辑:林庭宇 [网站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