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永康党员干部争当“美丽先锋”
金华永康党员干部争当“美丽先锋”
2016年08月19日 16:10:37 浏览量: 来源:金华日报 作者:孙武斌 应吕琛
“从4月份到现在,我们每天都在村里,一直没停止过建设。”8月1日,金华永康市芝英镇柿后村党支部书记陈建勇对记者说。
柿后村曾是芝英小有名气的先进村,前几年由于种种原因发展停滞。自今年初永康市提出街角小品建设以来,全村上下都铆着一股劲,要干出一番新事业。陈建勇第一个把自家的旧房拆了。
“早晨6时左右,泥水师傅开工了,我们也在村里忙开了。一般要晚上七八时才结束。”在陈建勇的手机里,如实记载着主人每天步行超过1.5万步。
“街角小品的建设要因地制宜,还要有特色、接地气。”村溪边有两棵树,工人们在树下砌了个方形花坛,陈建勇看到后,立即让工人把花坛改做“鱼”的形状,并想了个“鱼跃青藤”的名称。芭蕉听雨、古樟林影、倚竹成篱、南桥寻梦……陈建勇的创意和想法逐渐化为村里的一个个街角小品,受到村民肯定,他也被村民亲切地称为“土设计师”。
像柿后村一样,芝英镇63个行政村按照任务清单、责任清单、督查清单“三张清单”,由书记领办、党小组攻坚、支部推动,已经打造了355个街角小品,“三线两区一中心”的美丽乡村框架初步形成,为这个历史文化名镇注入了一抹清新的风景。
建设“街角小品”是永康率先在全省创新实施的一项“美丽事业”。通过“街角小品”建设,有效治理城区“脏、乱、差”的顽疾,全面提升城乡环境面貌改善,把美丽乡村建设转化成促农增收的“美丽经济”。为此,永康市开展“美丽乡村·党员干部先锋行”活动,让全市4万多名党员干部聚焦中心、投身美丽乡村建设。
“地绿槐茂处田槐花”。一走进舟山镇槐花村,一座水墨画风格的村标便进入人们视野,旁边槐花溪上是一座名为“感恩亭”的凉亭;村口一棵百年老樟树郁郁葱葱,树下坐着老人与小孩,尽享天伦之乐。在村池塘边,槐花民宿已装扮一新,正等待第一批客人的到来。这家以“闲情·慢生活”为主题的民宿,正是该村党支部带领村民发展“美丽经济”的结果。
民宿主人陈顺新是土生土长的槐花村人,经营这家民宿的初衷是一种乡愁情怀,是想让家乡的秀丽山水被更多人知道并且喜欢。这间民宿完美融合了传统与现代元素,既有慢慢消失在岁月里的“老物件”,也有年轻人喜欢的“潮品生活”,“我们通过自媒体、互联网营销,还没正式营业已接到来自上海、江苏的几十个订单。”陈顺新说,希望示范带动村民一起发展“美丽经济”。
永康对美丽乡村建设重大项目定期开展督查,并实行流动红黄旗制度倒逼党员干部带头整治环境。目前,该市已打造“书记示范路”97条,开展“先锋行”专题集中党日活动841次,组建各类突击队、服务队524支。
责任编辑:林庭宇 [网站纠错]相关阅读
- 2016-08-19嘉兴科技城由桥村奏响“美丽”三步曲
- 2016-08-18金华永康街角小品建设扮靓五金名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