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台州黄岩:红色记忆印礼堂 家风家训刻心中

2016年08月18日 10:00:19 浏览量: 来源:今日黄岩 作者:叶晨曦 倪耿

17826790_012810.jpg

  挖掘历史    继往开来

  药山村历史悠久,有着很多故事,有些快要失传了。文化礼堂的建立,让这些历史都被整理收集了出来,展示在文化长廊上,让村民们熟知,并一代代流传下去。

  “我们成立了一支整理小组,由村妇女主任琼晓带头,开展资料的收集。”叶志辉告诉记者,这些人大都是退休老教师,对村史村情比较了解,帮助琼晓一起整理。对于他们了解的,就直接整理出来,不了解的就到处走访挖掘,才有了如此详细的“文化长廊”。

  杨梅是药山的特色产品,以前村里还有一个百果园,后来成为了历史。如今,百果园的老照片都被找了出来,张贴在文化礼堂里,让年轻人们都更加了解村里杨梅的历史。在一侧走廊上,还画有以杨梅为主题的墙绘,包含了长满杨梅的杨梅树、杨梅采摘、品尝杨梅等,并以一首咏杨梅的古诗与之呼应。边上,还有一幅水墨画,将药山的景色描绘得淋漓尽致,让人一看到这幅画,就仿佛看到了整个药山村。

  一楼的大厅,是一个陈列室,也是进入会堂的入口,是很多人聚集的地方。每当有演出,无数的村民进出会堂,也就会有无数的村民来到这个陈列室,观看欣赏。这里陈列了五六十件老物件,有春篮,有风车,有纺车等。

  “有些是我们收集来的,有些是村民提供的。” 该文化礼堂管理员许金奖说,听说文化礼堂建成了,需要陈列一些老物件,许多村民把家里的宝贝都无私地贡献了出来。他们说,这些东西小孩子们都不认识,放家里也没用,不如送来给大家看,让后辈们都了解过往,也让老人们可以怀念过往。

  村民许林法已经八十多岁了,这里就有他贡献的一只小春篮。据说,这是他爷爷留给他的,至今有两百多年的历史。

  大厅的墙上,悬挂了两组相框。一组装的是“我们的荣誉”,将药山村的荣誉证书展示出来,让村民们拥有集体荣誉感。另一组装的是“我们的记忆”,展示了很多过去的照片,有以前开发茶山、灌溉农田、收割水稻等。这里还有九十年前本村村民的全家福和七十年前的结婚照,是村民许志尹提供的,让大家看到这两张照片,也能回忆起自己的过往,也能想起以前的风情。

  药山的历史中还有一个药山越剧团。在文化礼堂里,“药山越剧印象”讲述了药山越剧团的历史,陈列了当时的服装、头饰和道具。“解放初期,本村村民自发组建药山越剧团,以唱越剧为主,也唱京剧以及时装戏,主要成员有十几人,演出剧目多达几百本,直到上世纪七十年代越剧团才解散。”於张敏告诉记者,这些物品一直都保存着,如今终于可以展示出来了。

责任编辑:林庭宇 [网站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