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台州:攻坚克难 提质增效

2016年10月01日 15:37:57 浏览量: 来源:台州日报 作者:黄方考

  9月21日傍晚7时许,8名技术人员和17位工人经过4个多小时紧张吊装和加固,乐清湾1号桥通航孔3号主墩右幅重达180吨的1#块,终于稳妥地安放到位,与浇筑的0#块成功拼接。

  总长约10.1公里的乐清湾大桥,由1号桥和2号桥组成。乐清湾1号桥作为国内首个主桥主跨150米采用变高变截面节段梁预制悬拼施工的桥梁工程,技术难度不言而喻。

  “今年以来,我们以‘增党性、强本领’为宗旨、以‘创部优、争国优’为目标,以解决问题为导向,在项目部扎实有序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成效明显。”乐清湾1号桥项目部党支部书记蔺鑫磊说:“这为我们打造乐清湾‘品质工程’提供了有力保障。”

  上半年,乐清湾1号桥项目以第一名的成绩,再获省交通运输厅颁发的全省执法大检查“优秀标段”荣誉称号,这已是该项目连续第三次获此殊荣。

  克难攻坚,“党员红旗岗”当仁不让

  乐清湾大桥是沿海高速乐清湾大桥及接线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横跨玉环县海山乡茅埏岛,在台州和温州之间,架起了一条海上大通道。

  茅埏岛四面濒海,与楚门半岛、玉环岛的玉城街道和芦浦镇、乐清市、温岭市隔海相望。

  在海岛上做工程,会遇到很多困难。因此,当初项目部选派技术人员上岛时,不少人都在心里打起了退堂鼓。

  2015年10月,项目副总工程师、老党员张凝带头,与工区主任孙广浩、技术员何著两名年轻党员一起,带领其他5名技术人员,把“党员红旗岗”扛上了海岛。

  “不管到哪里,工作总要有人去做。”谈起上岛的初衷,河北汉子张凝波澜不惊。   

  岛上的工程材料和机械设备进出都需要船运,难度大、成本高,还得“看天行事”。除春、冬季的大雾外,夏、秋季的大雨、大风对工程进度也有很大影响。

  设备进不来,他们就与附近的2号桥项目部联系,趁对方空当时间段借用设备,争分夺秒赶工期。

  职工中喜好面食的北方人居多,但岛上只有一条街,没几家可选的排档。“店也少,有时连方便面都买不到。”张凝说:“生活也比较单调,下班之后基本没地方可消遣。”

  2015年一上岛,张凝就给职工住处拉了网线,“除了我和孙广浩,其他6人都是单身汉。没法谈恋爱,上上网也好。”

  孙广浩爱人也在项目部,但去年上岛后他就很少出来,与爱人一年难得见几次面。何著上岛后,也几乎没出来过。每次从项目部开完会回去,张凝都不忘给岛上的兄弟们带些吃的。

  “岛上生活艰苦,但他们的工作一点都不含糊。”蔺鑫磊说:“在‘党员红旗岗’的带动下,岛上的工程进度丝毫不落,而且质量很高,基本上都能达到‘免检’标准。”

责任编辑:林庭宇 [网站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