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党员“店小二”服务大项目 提前4月完成23省道征迁

建德西部百姓将圆梦通衢大道

2016年09月12日 15:48:16 浏览量: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别阳军 陈芳 李牡娇

 “10米宽的道路,双向通行了30多年,来往货车多,逢年过节堵得慌。上世纪90年代从衢州到建德,有句话叫‘车子跳,建德到’,我们多想这里有条宽阔的路啊!”浙江建德航头镇航川村村民韩芳道出了建德西部百姓盼了30年的通衢大道梦。

  今年初,总投资9.7亿元的建德西部交通改善项目——23省道征迁工作正式启动,全线长27.19公里,项目涉及航头、大同、李家3个乡镇、13个行政村,建成后采用一级公路和二级公路标准,彻底解决建德西部交通“肠梗堵”问题。

  不过,该村征收项目曾一度陷入僵局。“我要靠房租生活的,要我的房就好比是要我的命……”建德市23省道征迁项目航头镇溪沿村段征收时,几位老人抵触情绪非常大,看到工作人员上门就拿扫把往外撵人。

  溪沿村征迁红线范围正好途经航头集镇,沿街21处房屋用于出租或经营,面积2600多平方米,从房屋产权性质来看为集体土地住宅,而现实状况却是“住改非”,一个农户一年的租金有两三万元。

  征迁项目临时党总支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借鉴其他征迁项目的做法,对这部分征迁户的停产停业损失补偿标准做出适当调整,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最大限度让利于民,为溪沿村征迁打破僵局。

  67岁的马水生是李家镇白马村第一个带头签订协议的党员,热心的老马被吸收进入李家镇征迁临时党支部,当起征迁“老娘舅”。在一次挨家挨户做土地确权登记途中,边打电话边走路的老马不慎踩空受伤,送往医院后,被告知左侧肋骨90%以上骨折。躺在病榻上的老马仍不忘给乡亲们打电话,在医院仅休息了9天,老马就出院继续参加征迁。“不让人省心!父亲不是好父亲,但父亲是个好党员。”从杭州赶回来的儿子马云飞这样评价父亲马水生。

  “把支部建在项目上,通过一个支部联系一个征迁重点项目的模式,成立1个临时党总支,3个临时党支部。” 建德市委常委、组织部长朱红丹介绍,项目党建模式是依靠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做群众工作,发动群众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也是“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工作在建德的生动实践。最终,23省道项目200天内完成了土地892亩、房屋173幢征收和201穴坟墓迁移任务,比原计划提前了4个月。

责任编辑:张磊 [网站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