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创新推进“互联网+党建”
把党心民心连在“线上”
温州市创新推进“互联网+党建”
2016年11月22日 10:54:51 浏览量: 来源:温州日报 作者:姜巽林 黄瑚 陈夏敏
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刚刚在乌镇闭幕。距离乌镇不远的温州,也有许多“网事”与之呼应。昨天,一位叫周迎迎的市民高兴地分享了她的“网事”:
由于工作调动,周迎迎要将党员组织关系从瓯海区仙岩街道霞霖小学转到新桥街道新桥小学。以往办这个手续至少要跑4个地方,但这次,她就近到新桥街道就能办理手续,整个网上组织转接过程从发起到办理结束只用13分钟。
这份惊喜来自“互联网+党建”。记者从市委组织部电教中心(信息化管理办公室)了解到,温州市近年来大力深化“互联网+党建”工作,各地广泛推行智慧党建电视、网络红色课堂、探索党组织关系网上接转、“三会一课”身份证智能签到、党员教育“驾照式”网考等创新举措,用互联网思维有力推动了党建工作由传统向现代、由单向向互动、由封闭向开放的转变,受到中组部和省委组织部肯定,中央媒体作了专题报道。
屏幕直连支部
党员连在“线上”
温州78%以上的面积为山地,众多农村党组织分布于崇山峻岭之间,山高路远,基层党建指导存在较大难度。不仅如此,温州还有大量的在外流动党员。如何让中央精神精准传达到基层?
借深化“互联网+党建”之东风,温州全面推广智慧党建电视等多种“线上”平台,帮助农村基层党支部“连线”开展组织生活,加强党员学习教育。据介绍,智慧党建电视通过电视、手机、电脑三屏联动,方便党员集中学习,实现送教上门。同时,在流动党员、短期外出党员、年轻党员群体中推广相应的手机客户端,便于在线教育管理;定期在远教LED、投影仪上播放学习内容,提高宣传面和力度。
市委组织部电教中心(信息化管理办公室)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全市已有5300个村安装了温州智慧党建电视。以智慧党建电视为主要内容的温州智慧党建云平台被评为“全国优秀党建云平台暨基层党建宣传示范单位”,全省仅此一家。
此外,各县(市、区)也积极借助“互联网+”,促进组织生活严起来、活起来。龙湾区利用移动终端应用平台打造“红色学堂”,方便全区党员在网络终端、移动终端以及远教广场等各类平台参与学习,实行实名制注册与学分排名,形成浓厚比学氛围。瓯海区推行“三会一课”智能签到系统,党员参加组织生活、学习教育、志愿服务等都要用二代身份证刷卡签到,实行积分管理、全程实时监督。瓯海区委组织部电教中心主任丁雷说:“这种模式把党员连在‘线上’,约束力更强,党员政治生活更加实打实。”
党建走进生活
服务群众“不掉线”
党员如何借助互联网,更加密切地联系服务群众,更及时有效地帮群众解决问题?温州市在深化“红色细胞工程”过程中推出的一项有力载体——“民情E通”对此做出解答。
群众遇到困难或有意见投诉,只要登录“民情E通”手机应用软件就可以在“群众心声”窗口反映问题,问题由村、社区、乡镇、县四级服务平台分级“认领”,每个终端皆有专人负责核查问责,未被及时受理的问题将会被当地组织部门定期通报。“民情E通”的“细胞网络”窗口还可以查询各社区、行政村的“红色细胞”管理员联系方式;“细胞服务”窗口则汇聚了温州所有志愿者团队的信息。自推出以来,“民情E通”受到市民广泛欢迎,目前,全市已有15.59万多人注册使用“民情E通”,9400多个民生问题通过该平台得到受理解决。
在龙湾,“公益红坊”线上求助平台依托微信、红色直通车网站,开通职工群众线上求助渠道,并向企业征集志愿服务的项目。在鹿城,“党群之家”微信平台长期推出公益课,党员登陆微信“签到”或参加公益服务,都可以获得积分,用以兑换奖励。在泰顺,党员群众点点手机,就能通过智慧党建村居平台享受医疗卫生等各项便民服务……全市各地纷纷给党建工作插上“互联网+”的翅膀,推动“红色服务”深入走进群众之中。
责任编辑:林庭宇 [网站纠错]相关阅读
- 2016-11-22丽水青田:高市乡设立党员联系示范岗制度
- 2016-11-22丽水缙云双溪口乡农村党支部抱团整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