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宁波:1300多个村庄颜值提升 补齐“美丽”短板

2016年08月31日 09:06:34 浏览量: 来源:人民网 作者:陈金莲 方圆圆 陈怡 等

  因地制宜推进整治,力避“千村一面”

  一座青山、一塘清水、几棵古树、几幢老屋、一段佳话,往往就是一个村庄的独特符号。宁波在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过程中,结合当地乡村符号元素,突出村庄个性,尽量避免“千村一面”。

  走进宁海县岔路镇下畈村,仿佛来到了现代版的“世外桃源”:500多年的老樟树直插云霄,干净整洁的村间道路,春意盎然的农家小院,散发着浓浓文化气息的慈孝园。

  很难想象,一年前,这里还是一片杂草丛生、蚊蝇滋生的情景。去年夏天,下畈村投入16万元购入一台餐厨垃圾生化机。

  “这台机器可以把村里的餐厨垃圾变成有机肥料粉末,不但解决了餐厨垃圾污染环境问题,还给村里带来了经济收入。”下畈村负责人说。

  在73岁的村民周方国家,记者看到了两只垃圾桶,一只放餐厨垃圾,一只放不可回收垃圾,统一的黑色塑料袋上印有“146号”字样。

  联村干部林映敏告诉记者,现在每户人家,村里统一发放两只垃圾桶和垃圾袋。每户人家的垃圾袋有一个对应编号,要求分类投放进垃圾桶,分类做得不好还通过编号可以追溯。

  下畈村共设置了15个垃圾分类投放点,村民每天16点至19点把垃圾袋装好放到就近垃圾投放点,上午8点前保洁员必须将投放点的垃圾清运完毕。

  在环境整治中,为留住乡愁村韵,避免“千村一面”,下畈村除了突出自然特色,还突出人文特点,传承文化。下畈村在村中心建了一个占地17亩的慈孝园。公园一侧建起慈孝长廊,长廊横梁上印着“新二十四孝”的图文故事。

  村庄美了,脱胎换骨的变化让游客和返乡的游子们赞不绝口。

责任编辑:林庭宇 [网站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