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服务清单” 激发路桥党员创业热情
党员“服务清单” 激发路桥党员创业热情
2016年07月21日 16:08:24 浏览量: 来源:浙江日报 作者:罗亚妮 方力 王依友 等
基层干部离群众最近,群众在基层干部身上看到的往往就是党的形象。近年来,浙江省各地开展一系列探索实践,强化基层党员干部的服务意识,但少数地方仍存在“有党员缺意识、有组织少服务、有服务轻实效”的现象。如何树立基层党员干部服务群众的意识,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台州路桥区在全区村(居)党员干部中探索实施“服务清单”制度,带来了可喜的变化。
到日间照料中心帮厨、巡查河道保洁、管护村道绿化、调解矛盾纠纷……打开台州市路桥区委组织部微信公众号“路桥先锋”,一幅幅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服务群众的生动画面跃然眼前。
今年以来,路桥区把村(居)党员干部“服务清单”作为推动农村党员“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重要载体,制定个性化的服务清单,以此倒逼和激发党员干部服务群众的工作热情。截至目前,全区12300多名农村党员干部围绕“护航G20”、治水拆违等重点工作,认领了3.8万余条共性项目和19500余条个性项目,已开展服务活动402场次,为群众办实事3987件。
“服务清单”百姓点——
群众感觉党员更亲了
7月14日中午,路桥区金清镇金清港社区居家养老照料服务中心。社区党员陈幼红照例出现在这个熟悉的地方,擦桌子、搬椅子,他像里面的工作人员一样忙碌,一会儿就汗湿了衣服。
然而,他并非这里的工作人员。到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帮忙,不过是陈幼红认领的一项党员服务。“明天老人们要过来学习,我先把房间打扫一遍。”陈幼红说,金清港社区有25位高龄老人,每个星期五他们都要到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参加老年电大的学习。
帮厨、搞卫生、组织学习、陪聊解闷……包括陈幼红在内的十几名党员组成的日间照料志愿队,他们中有社区“两委”干部,也有回乡党员大学生,而服务内容都是根据老人需要制定分工的。
老人们对这支志愿队赞不绝口:“只要是我们遇到的困难,他们总是想方设法帮助解决。有了他们的帮忙照顾,每天吃喝不愁,还有人陪着聊天,我们可高兴了。”
“我们村里的30多名党员干部都分别认领了河道保洁员、文化联络员、治安管理员、纠纷调解员等新岗位,明确了服务群众的方向和具体任务,党员的面貌也有了很大变化。”峰江街道亭屿村党支部书记应荣东对“服务清单”这一做法带来的变化,看在眼里喜在心头。
记者在路桥区这份党员干部服务清单上看到,服务项目被分为共性项目和个性项目两类。
共性项目由区、镇(街道)根据党员干部岗位职责统一制定,其中村(居)主职干部共性项目有5条,分别为履行职责、组织生活、队伍管理、经济发展、基础设施等5方面内容;非主职村(居)“两委”干部共性项目有4条,包括职责任务、服务中心、坐班值班、结对帮扶等4方面内容;普通党员共性项目有3条,包括组织生活、服务中心、结对帮扶等3方面内容。
而个性项目一般为党委政府确定的中心工作、重点工程或涉及村(居)发展、村民需求的为民服务项目,由党员干部结合岗位和特长自主确定。
村(居)主职干部的个性项目一般在2条以上,包括完成党建示范点建设,争创五星级党支部,新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完成村级河道整治、农村截污纳管或沿河绿廊修建,完成无违建村、美丽乡村精品村等创建等。非主职村(居)干部和普通党员个性项目为1条以上,如治安巡防服务、日间照料服务、清洁家园服务等10方面内容,分别由非主职村(居)干部和普通党员认领组建志愿者服务队。今年为助力护航杭州G20峰会,全区各村(居)全面建立了治安巡防服务、消防安全服务、民事调解服务三支志愿者服务队。
在金清镇大浦村,根据百姓点“单”和工作需要,村党支部创建了党员“七色服务岗”,即红色便民服务岗、橙色关爱岗、黄色治安岗、绿色清洁岗、青色民事调用岗、蓝色治水岗和紫色文体活动岗。
“通过划分片区、设岗定责的方式,村里72名党员根据自身职业和特长,分别认领了‘七色服务岗’项目。”大浦村村委会主任尚贤林说,通过这样的方式,党员们服务群众的渠道多了,促使他们更加实实在在地为村民做事,群众也觉得党员和自己走得更近了。
责任编辑:林庭宇 [网站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