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玉环龙溪拆后土地惠民生
政府主导+村级管理+企业捐资
浙江玉环龙溪拆后土地惠民生
2016年06月29日 17:03:00 浏览量: 来源:《浙江日报》 作者:丁珊 詹智 詹晓霞
多方出力共建美丽家园
如果你问起,龙溪公园的商会林共有几棵树?龙溪商会会长陈方仁会自信地告诉你一个准确的数字。
陈方仁的精准,源于他每天早晚两次去商会林散步的习惯。银杏树今年春天冒出新芽了,樟树快长到碗口粗……商会林的新变化,陈方仁如数家珍。这片商会林,就是陈方仁等人共同捐资认领的景观林。
2014年,龙溪公园启动建设后,陈方仁和几个企业老板一商量,商会共45家企业捐资119万元,认领一批景观树木。该种什么品种,乔灌木如何搭配?几个老板驱车前往宁波、金华的苗圃基地,一个个基地看,一棵棵苗木选。那年小阳春,200多株树木种下的一刻,陈方仁仿佛将对故乡的情愫和新家园的期盼也轻轻种下。“对这些树,我们有感情。”陈方仁说。
对树有感情的老板们,特别爱较真。栽下去的新苗木成活率高吗?公园管理是不是到位?真的动起气来,老板们将意见直接提到镇政府。
龙溪镇镇长张国力说,对照意见,他们马上请来县里的园林养护公司,提供专业的养护服务。
或许是被政府的诚意所打动,张国力发现,越来越多的企业主动联系他,表示要为公园建设出把力。玉环利群阀门有限公司紧邻公园,除了捐资外,还特意花费近四十万元建造名为“怡和亭”的凉亭。公园周边的道路、附属用房,也都纷纷有了认领方。
张国力给记者算了笔账:龙溪公园一期投入建设1500多万元,镇政府承担管网铺设等公建项目的建设资金;公园所在地的花岩浦村则与镇政府1∶1共同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并主动承担公园管理房建设;同时发动龙溪商会捐资认领景观树木。这样资金投入的“加法”,不仅降低了政府拆违重建的成本,更激发了企业反哺社会、甘当公园主人翁的热情。
拆后土地换新颜
6月底的午后,记者走入龙溪公园,主干河流密西河潺潺而过,两岸河浜修葺一新。沿着游步道蜿蜒向前,两旁杨梅树上红彤彤的果实让人口中生津。
一碰上面,公园所在地的花岩浦村村支部副书记、村委会主任钟兴富,便迫不及待分享他的好消息。“我们刚刚和县里的工商资本签订下初步意向协议,公园里的管理用房将迎来咖啡馆的入驻。”钟兴富告诉记者,管理用房共有1400多平方米,大小房间14间,除酝酿建设文化礼堂、图书馆等文化项目,已经有不少于5家外来资本方有意向洽谈。
拆违地改成乡村公园后,不断释放转型红利。除周边的楼盘房价上涨,龙溪商会的企业主还主动找到村里,表示他们想要在公园边建设总部经济大楼。
玉环龙亚水阀有限公司的陈亨永,是最早把目光聚焦在龙溪公园的投资者之一。龙亚水阀是当地一家老牌企业,公司正致力于产品升级和技术创新,但苦于缺乏场地。“新的总部大楼与公园隔河相望,占地约20亩,主要用于企业拳头产品的展示、关键技术的研发和信息的共享。”在陈亨永脑海里,已经勾勒出未来总部大楼的模样。
龙溪商会会长陈方仁告诉记者,目前,三十多家企业意愿加盟,工程即将进入土地招拍挂阶段。陈方仁说:“建设总部大楼,不仅有助于增强龙溪商会的凝聚力,还有助于打造商务交流平台。”
如今,龙溪中心公园的模式已在该镇复制推广,全镇20个行政村,已有14个村将拆后土地改建成乡村公园或生态绿地,占比达到70%。
“龙溪镇近些年拆违面积达5万平方米,拆后改成乡村公园,全镇三分之二以上的百姓得到实惠,曾经的违建土地正在重焕生命力。”张国力说。
责任编辑:林庭宇 [网站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