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多了,天空也就璀璨
星星多了,天空也就璀璨
绍兴“风尚文明建设”助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
2015年08月20日 10:01:00 浏览量: 来源:《宣传半月刊》杂志 作者:潘永松
爱心绍兴成为文明创建的品牌
35℃,37℃,39℃。
进入7月后,在持续高温的炙烤下,整个绍兴城酷热难耐。
8月9日下午2时许,环卫工人傅去根走进绍兴移动公司胜利路店一楼营业大厅,熟门熟路地找到贴有“爱心专座”的位置坐下。不一会儿,一名公司工作人员端着盛有清水的脸盆和毛巾递给傅师傅,让他擦把汗。“这里离我干活的地方近,有空调吹,还有水喝,不错。”傅去根笑着说。
在绍兴,像傅去根这样的环卫工人都能在自己工作的路边找到这样的休息点。绍兴目前有110家这样常设的环卫工人“爱心服务站”,有200多家非常设的避暑点。
2013年夏天,绍兴应对高温推出环卫工人“爱心避暑点”后,深受环卫工人欢迎和社会各界好评。之后,绍兴在社会上进行了积极倡导,把临时性应对高温的“爱心避暑点”升级为一年四季常态化服务的“爱心服务站”,解决环卫工人夏天避暑、冬天避寒、添热水、吃热饭的问题。两年来,“爱心服务站”已接待环卫工人30多万人次,成为深受环卫工人欢迎的爱心港湾。
2013年5月3月,绍兴有位印度商人Prabhar突发重病,76个柯桥人献血救人。2014年12月中旬,一条关于白血病女孩韦柳佳治疗急需B型血的求助信息,在微信朋友圈转发。在绍印度商人尼拉杰收到这条信息后,次日一早组织十余名印度同胞和绍兴朋友为小柳佳献血。有近200名在绍经商、工作的印度人和热心市民,相约走进爱心献血屋,为小柳佳献爱心。“爱心无国界,热血续生命”的感人故事再次续写新篇章。
这岂只是报恩,更是文明的“交集”。爱心献血行动发起人印度布商尼拉杰说:“爱是没有国界的。”
今年7月19日晚,绍兴市首支“义二代”小义工队伍“店口义二代少年先锋队”正式成立。顾名思义,“义二代”指的就是义工的后代,而这些“义二代”队员都是从小跟随父母参加公益,同时又喜欢上公益的学生义工。在不少人才刚接触到义工组织甚至还不知道义工为何物时,有些人却已经足足领先了“一代”。
“我是义二代,我参加、我乐意;我奉献、我快乐!”这是绍兴首任义二代队长陈如意在“共创文明城市,建设美好家园”大型公益文艺晚会上代表同伴们喊出的响亮口号。
从每年一次志愿服务项目对接、每月一次雷锋广场活动,到每日便民利民服务,在绍兴,志愿服务已经遍布城乡。志愿者以自己的奉献忙碌诠释着“有困难找志愿者,有时间做志愿者”的承诺。雷锋广场、社区志愿服务站、公共场所服务点、环卫工人爱心服务站等遍布城乡的志愿服务阵地,成为群众参与的重要平台。
据统计,2014年,绍兴市拥有志愿服务团队2240多个、注册志愿者30万人,举办各类爱心活动2.4万余场次,参与志愿服务50多万人次,服务时间100多万小时。
从一群“爱心撑伞”人到一批“最美”群像的涌现,近年来,爱心绍兴的榜样力量已经成为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实践。
爱心绍兴,已经成为绍兴市文明创建的一项品牌。
绍兴市电力局党委中心组学习会场景
书香浸润打造学习绍兴
“传统企业和专业市场与电子商务结合方面,我市目前的情况如何?”
“传统企业如何应对电子商务等新经济模式?”
“我市是否能培育一个综合电子商务园区?”
……
今年6月4日,绍兴市商务局围绕“新常态、新举措、新发展”主题开展了理论学习中心组网络直播学习,对于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社区代表和网民代表的提问,绍兴市商务局党委中心组成员,局机关处(室)长和下属单位负责人进行了现场回复。
针对当前的“学习焦虑”,绍兴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宣传为导向,从需求入手,用制度保障,以结果评价,不断推进理论大众化和学习经常化。
近年来,绍兴建立中心组学习旁听、理论学习网上直播、调研成果交流点评、干部理论考试等一系列学习制度,把理论学习纳入全市岗位目标责任制考核。通过开放式学习,把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搬到网上,将领导干部重新带回课堂,最多的一次学习网络访问量达370万人次。《人民日报》为此点评:“通过群众与干部面对面交流,有效破解了理论与实践两张皮现象,探索出一条理论学习新路。”
同时,全市组织“寻找书香门第”、全民阅读示范单位评选、“全民荐好书”等活动,实现“读书月”向“读书年”跨越。建立绍兴论坛、夜学讲坛等论坛联盟,一年推出各类讲座、报告、辅导350多期。在医院、银行等窗口单位推进“微书吧”建设,在社区建立“关爱书屋”,在企业建立“职工书屋”,在农村建立“农家书屋”,目前已拥有全国职工书屋6家,省级“职工书屋”60家,农民工文化家园8家,实现“农家书屋”行政村全覆盖。
绍兴市还运用现代传播技术,为市民群众、大学生、新绍兴人等各类群体量身定设“学习频道”,提升“学在绍兴”内涵。干部教育网络学院共有5900多门课程,43万多人次参与学习;社区教育网拥有家庭教育等10大专题;电视版《学习频道》还在社区、企业、学校设立收看点,每天24小时滚动播出。组建由市领导、机关干部、党(高)校教师、社区干部、主持人、大学生、“五老”志愿者等组成的市委讲师团和草根宣讲团,制定核心价值观宣讲菜单,深入社区农村、机关学校和文化礼堂开展宣讲。2014年,全市已有各类宣讲员1500多人,开展各类宣讲8987场,普及群众78万人次。
文明交通引导志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