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看这家医院如何靠党建架起医患连心桥

2017年05月24日 09:30:19 浏览量: 来源:浙江党建网 作者:记者 张越 通讯员 武义县委组织部

QQ图片20170516165649.png

  武义康宁医院成立于2015年,是一家以精神病防治、老年病防治与医养结合及康复治疗为特色的民办二级专科医院,现有党员9名。自成立党支部以来,该院推行“三强化三融合”党建工作法,切实打造“让家属安心,让患者健康”的“安康”党建品牌。

  强化政治引领,把组织建设与医院管理相融合。一是完善领导体制。采取“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的方式,党支部书记兼任院长,4名支部委员兼任科室负责人,让每一名党员都能参与医院管理。在每月15日党员学习时,要求每人在完善医院管理方面至少提一条改善建议,目前已经征集到有效建议132条,已全部落实到位。二是推进制度落实。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把“三联三会”等基础性制度落到实处。在党支部书记联系出资人,支部委员联系中层骨干,普通党员联系职工群众的基础上,开展“老党员带新党员、党员带新员工”的“双带”制度,通过强化党员、医疗工作人员的日常行为管理,切实提升医院的服务水平。三是凝聚共建合力。把党组织建到工作一线,在门诊部、老年康复病科和精神病科设立党小组,在服务窗口、住院病区设立党员示范岗、划分党员责任区,使每一个关键岗位、服务岗位都至少有一名党员或者入党积极分子,通过党员带动引领凝聚服务共识、形成工作合力。

  强化作用发挥,把先锋示范与医疗关怀相融合。一是医疗服务在一线。实行党员医生“三亮明”,亮明党员身份和岗位责任,接受病人与群众的监督;亮明医疗专业特长和服务内容,便于病人就诊;亮明服务承诺,为病人和群众办实事。建立医疗服务的评价机制,综合评定病人和家属对党员医生服务的满意程度,其结果作为党员评星定级的重要参考依据。二是人才培养在一线。青年医务工作者中,有60%刚从大专院校毕业,临床经验不够丰富。党支部一方面牵头与省立同德医院等大医院建立协作关系,定期邀请专家教授前来坐诊、会诊帮助提高医疗水平,还定期选送业务骨干到上级医院进修深造。另一方面,建立完善的“传帮带”机制,党员医师结对2-3名医生和护士,把各病区的党小组建成成长营地,从医德医风、临床经验、专业技术等多方面对青年骨干进行培养。三是病人关爱在一线。每名党员联系一名危重病人,开展“一对一”的特殊诊疗服务。2016年底,一名病人下肢患有严重的“血管堵塞病”,到多家医院就诊后劝其进行手术清创或直接截肢。院门诊部主任、党员徐培华负责联系该病人,制定了详细的医疗计划,经过50多天的精心治疗,保住了病人的肢体并将其治愈,病人和家属为徐培华医师送来了“医风高尚 技术精湛”的锦旗。

  强化志愿服务,把担当奉献与社会责任相融合。针对该院病人以精神病患者、老年人、残疾人为主的实际,党支部构建了较为完善党员志愿服务体系。一是坚持“三不两必须”原则。要求党员志愿者在开展志愿活动时,做到“不落一人,不忘一方,不取一文”,为每一个需要服务的对象都进行耐心帮助,结合个人诊断提供康复方案,在进行义务诊断过程中不收取任何费用。在服务完成后,落实“两必须”,必须与受帮助对象家属进行交流,反馈诊疗结果;必须对存在重大病情隐患的受助对象进行定期回访,实时关注其健康状况,必要时提供进一步的医疗服务。二是建强党员志愿者服务站。在老年康复中心建立了党员志愿服务站,除承担日常康复辅助外,还向社会征集需要救助人员信息,按照病人患病种类划分,统筹调配党员志愿者开展下乡义诊、送诊上门等活动133次、治愈患者432人。三是办好上门送医服务。积极做好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工作,按照党员、医生、护士1:1:2的比例建立重性精神病患追踪小组,入户到门,掌握病人动态。每周安排2-3天时间,党员牵头下乡义诊活动,足迹遍布全县130余个村,累计走访1000余个患者家庭,为2000余名患者提供了及时治疗,免费发放药品10余万元,为医院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

责任编辑:张东红 [网站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