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壹基金秘书长李劲:改变,向着现代公益组织的方向
专访壹基金秘书长李劲:改变,向着现代公益组织的方向
2017年01月12日 14:45:09 浏览量: 来源:公益时报 作者:
记者:怎样应对公益行业愈加紧迫的竞争?
李劲: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战略创新,这是机构自身发展和在竞争中不断进步的基石。2016年我们在战略创新上稳扎稳打地做了些突破性的工作,最主要的就是明确了机构的业务发展战略和机构发展战略。
业务发展战略:“平台战略”的确立和落地
记者:公募权的放开,具体到壹基金的工作上,会发生怎样的影响?
李劲:过去一年对壹基金来说,需要应对的并不是公募权开放,而是在《慈善法》实施后的新公益生态中如何自我定位。这个工作我们从前年就开始做,去年取得了一些成效。简而言之,就是围绕“人人公益”的愿景和“为每一个人打造参与公益的平台”的使命,明晰了机构的业务发展战略和机构发展战略。
业务发展战略,简言之就是以参与最大化为指导思想,确立了平台战略,把从社会公众中募集的资金,变成公益发展的资源。“平台”的入口是筹款,其中最主要的是以月捐为策略的持续捐赠,出口是以“联合公益”为主要形式的项目开展。在业务发展战略确定后,我们调整了业务架构和管理团队,目前,团队骨干已基本到位。
月捐是捐赠人每月持续、稳定的捐款。相对于基于感动和冲动的次捐,月捐的本质是鼓励公众以信任和信仰为出发点,养成持续稳定的捐赠习惯,这无疑是对公众当前基于感动的捐赠习惯的重大挑战。但我们相信月捐可以强化公益组织的问责意识,提升服务能力,增强普通捐赠人对公益组织乃至整个公益行业的信任和认可,是代表中国公益筹资未来的捐赠方式。
联合公益即推动民间公益组织围绕某些特定的社会议题,联合起来形成公益网络,联合治理,联合行动、联合募资,联合倡导,推动具体社会问题的解决。壹基金除了以前的联合救灾、救援联盟、海洋天堂等网络外,现在又形成了一JIAN公益、母婴喂养、零废弃等联合公益网络。未来,我们希望不再限定业务领域,而更关注解决具体的议题。壹基金自成立以来就采取了联合公益的形式,比如我们在救灾领域就已经开展了多年探索,现在我们把“联合公益”做了更加清晰的描绘,这也是壹基金对《慈善法》实施后新环境的一个回应。
记者:可以分享一下壹基金募捐的经验吗?
李劲:我们公众募捐的经验就是与商业模式相结合。募捐的第一步就是接触到捐赠人。商业机构有大量的消费者,基金会在这方面的能力远远不如商业机构。我们与商业机构的模式相结合,通过他们的网络把公益的理念和公益参与的机会便捷地提供给公众。同时,我们非常关注如何与最新技术相结合,比如VR技术,我们总是在不断思考,如何用这些新技术更好地吸引和影响公众,让他们参与公益。
目前壹基金正在积极开展的月捐和联合公益都是非常领先和创新的。在所有的公益机构里,真正以月捐作为主流筹资策略的目前只有壹基金。我们将月捐升级为“壹家人计划”就是为了实现参与最大化。同样,联合公益建立了多个网络,只有这些网络中的社会组织才能动员社区中的志愿者和普通公众,实现了我们参与最大化的目标。
责任编辑:安佳璐 [网站纠错]相关阅读
- 2017-01-11岁末盘点:2016哪些慈善热点大事件最受...
- 2017-01-11互联网“扫霾”行动 这群人10年举报16亿次
- 2017-01-11“希望在线”公益平台在京发布
- 2017-01-10揭秘黄晓明13年慈善路:2016年捐款捐物...
- 2017-01-10中华慈善总会2016年工作取得显著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