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在线”公益平台在京发布
“希望在线”公益平台在京发布
2017年01月11日 15:57:01 浏览量: 来源:新华网 作者:
做好教育就是最大责任
教育本身的强公共属性,使得教育企业社会责任也有其特殊性。教育企业在将教育资源输送到更多群体时,前提必须保证资源本身是优质的。这就倒逼教育企业必须做好品质。
不少业内人士表示,教育是个马拉松,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工匠精神永不过期,未来教育需要更多有责任感的教育企业和个人,勇于探索提供更多高品质教育产品和服务。
在邓国胜看来,教育机构的企业社会责任完全内生于自身的商业模式。从这个角度观察教育企业,会发现领先教育机构的商业模式多少透着公益色彩,比如好未来的发展原则“有一个好老师开一个班”。
“做好教育和培训,本身就是最大的责任和公益。”好未来CEO张邦鑫说。发布会现场,好未来公布《2016好未来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系统展示了这些年好未来的探索足迹,以及履行社会责任方面的实践。
值得一提的是,如何在坚持管理增长保证品质的同时,将优质教育资源惠及更多人?针对这两个看似矛盾的目标,好未来坚持“用科技推动教育进步”的使命驱动。
科技推动企业迭代的同时,也升级了教育公益模式。记者从《报告》中获悉,2016年6月好未来公益基金会“同一课堂”项目通过直播技术和“双师课堂”(线上直播、线下辅导)将课程及产品搬进四川、甘肃的8所乡村小学。这年11月,好未来在中央网信办对口扶贫的在陕西佛坪开展教育信息化项目,并与江西井冈山、瑞金、宁都等贫困地区签订“网络扶智”框架协议,加速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流动。
搭建平台推动教育公平
个体影响力终归有限。如何联合更多力量、发挥更强作用、创造更大价值,成为教育企业创新性履行社会责任的风向。
显然,未来的教育公益不再是企业的单打独斗,而是需要发挥集合效应,这离不开科技的连接作用。“信息技术革命是社会公平最大的工具。偏远农村的孩子通过移动互联网能够获得和城市孩子一样的优质教育资源。”南都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希望工程发起人徐永光说。
曾几何时,希望工程影响了整整一代人,让更多贫困儿童改变了命运。令徐永光欣慰的是,科技让希望工程“在线”成为可能。在他看来,“希望在线”通过“科技+公益”让最好的老师从天而降,给农村孩子带来教育公平的希望。
1月10日,好未来发布2016社会责任报告之后,宣布上线“希望在线”教育平台(www.xiwang.com),力图聚拢更多教育资源,促进优质教育供给侧改革,推动教育公平。
据了解,“希望在线”教育公益平台承载了共享平台、在线行动平台和交流社区三大构想,教育机构、公益组织和个人可以通过三种路径实现公益行为:第一,B2C模式,好未来等教育机构将教育资源直接共享给学生。第二,B2B2C模式,教育企业可将教育产品提供给公益组织,让专业的公益人将教育资源扎实落地,让公益更高效。第三,C2C模式,依托好未来等提供的直播技术,个人可以通过希望在线公益平台,为有需求的学生提供远程支教。
“希望在线”教育公益平台甫一上线,便吸引多家教育机构和公益组织加入。上线当天,猿题库、青青部落、盒子鱼、叽里呱啦、少年创学院、合众美华、上海STEM云中心等7家“未来之星”成员主动拿出优质资源参与平台共建。此外,南都公益基金会、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西部阳光农村发展基金会、21世纪教育研究院、上海真爱梦想基金会、中国国际民间组织合作促进交流会家长与教师合作管理委员会等六家公益合作组织,也受邀成为“希望在线”首批合作组织。
“结合企业发展战略,把自身产品和服务的优势融入公益,形成公益铺路、商业支持、产业化扩张、可持续发展的长尾效应,是有效解决社会问题的企业战略公益模式。”徐永光说,“希望在线”公益平台将为企业战略公益提供一种新的范式。
张邦鑫表示,“希望在线”教育公益平台发布只是开始,后续会根据实际运营情况不断迭代,期待“用科技推动教育均衡发展”,让每个孩子都能平等享受优质教育资源。
责任编辑:安佳璐 [网站纠错]相关阅读
- 2017-01-10揭秘黄晓明13年慈善路:2016年捐款捐物...
- 2017-01-10微信小程序来了,它到底能干些什么?
- 2017-01-09玉环:创新监督方式 突出抓早抓小
- 2017-01-09“绿善心星球”全球招募将于1月6日正式启动
- 2017-01-06聆听“红创”故事 凝聚党群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