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E点爱让公益理念更入人心

2016年12月05日 15:49:58 浏览量: 来源:浙江新闻APP 作者:何小娴

  自2015年11月14日"E点爱"智慧公益平台开通以来,至今已经运营满一周年。发布35个公益项目,筹款 250.75万元,23286人次参与爱心传递。(12月1日《乐清日报》)

  "E点爱"是由乐清市民政局、乐清市慈善总会、乐清日报三方共同打造的慈善捐赠平台,对救助者的信息核实、捐款的使用去向都有着明确的操作规范。政府、民间、媒体共同构架的慈善救助平台,不同于完全由民间或由政府主导的救助通道,前者缺乏公信力的支持,后者缺乏灵活的机制。而"E点爱"由三方机构共同主导,公信力传播力灵活性兼备,契合了当下网络流播特点,救助具有明确的针对性,"钱从哪来到哪去"的过程明明白白。慈善是一件专业的事,由专业机构专业人士操作,才可持续可信赖。而这正是中国慈善的困境所在。"E点爱"这类公益平台的存在,是对壮大慈善事业的有益探索。

  这种公益慈善方式杜绝了不当的募捐行径。现在,互联网时代筹款的便利性,催生了许多网络乞丐,说得难听点就是网络骗子。网上出现过多起公益诈骗事件,比如"知乎女神"童瑶事件,最后人们发现"女神"竟是男的;快手主播伪慈善事件,镜头前面发钱标榜"不玩虚的",其实事后又把钱收了回去;再如康夏卖书事件,男主说自己出国带不动那么多书,要卖掉大量图书。许多网友感动地买他的书,康夏却搞起了营销,批发了6000本新书卖给网友。以致"康夏卖书"成了一个贬义的网络词语。

  就在前几天,网上还发生了"罗尔事件",罗尔因写其女儿白血病的一篇文章与营销公号合作,被网友广泛质疑,经历着一场严重的信任危机。从事件发展过程来看,罗尔也无心诈骗,只是撰文倾诉女儿的病情,但网络不可控,以致打赏的钱"砸晕"了罗尔。相信罗尔事件也不会是网上最后一起辜负公众善心的事件。

  有一次,朋友圈有人转发一则"轻松筹"救助,希望大家捐款。我当时看到的求助目标是8万元。那时,捐款已接近8万元,我想,就捐一点,凑足这8万元,满足救助者的愿望。但当我打完款时,发现对方求助目标金额修改为15万元。这网上的捐款来得太容易了,人家一瞬间就任性地提高了救助目标。此后,对于这类捐款,我就持比较的谨慎态度了。一个人的任性,导致公益平台被诟病,这与那个人的贪婪有关,当然更与公益平台的规则及管理不完善相关。

  而"E点爱"公益慈善平台的存在,就是要减少此类事件的发生。

  只要大病救助大病医保体制还没有到达按需救助的境界,医疗与社保体制存在痛点,就还有众多重症病人拥挤在生命通道之中,中产及以下的阶层就会存在大病焦虑。在大病群体中,谁有钱谁能活得更久一些,是一个基本状态。捐钱,救人,钱是捐给没钱的人救命的。在这样的背景下,"E点爱"的存在非常具有现实意义。

  "E点爱"在乐清人的朋友圈中常有转发。但与一些影响更大的慈善众筹平台相比,E点爱尚属起步较晚、影响力囿于乐清的公益平台。与乐清130万以上的常住人口总数相比,"E点爱"一年的参与人数为2.3万多人次,占总人口的比重还不是很高。从公益慈善角度来看,参与人数可能比捐赠金额更具有社会意义。人数越多,互助性越突出,救助结构更稳定,公益慈善的理念更深入人心。从这点说,"E点爱"的参与度和影响力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责任编辑:安佳璐 [网站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