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报告团赴团中央定点扶贫县开展“精准公益扶贫”活动
浙大报告团赴团中央定点扶贫县开展“精准公益扶贫”活动
2016年08月05日 15:35:16 浏览量: 来源:中青在线 作者:
针对枣裂问题,浙江大学博士生会多次组织中国作物学会特用作物产业专业委员会、山西奥德福生物科技中心、浙江大学和延安大学作物种植相关的专家、教授、博士生座谈,共同讨论防治红枣裂果的方法和技术,研制出针对防控红枣裂果的生物碳能水溶肥。经过反复试验和对比,他们认为,生物碳能水溶肥能是激活农作物生产潜力的能源,肥中的有机碳养分经由土壤微生物、根系吸收后能够引发土壤生物肥力、物理肥力和化学肥力连环促进的能量传递过程,从而导致土壤肥沃和根系发达,使作物叶片宽厚,达到防治枣裂的目的。
据悉,这次公益实践活动,浙江大学博士生带来了生物碳能水溶肥进行对比试验,后期将对试验情况跟踪观察。如果试验成功,将有效解决石楼县红枣裂果问题,提高红枣产量。
图3:浙江大学实践团调研石楼县红枣种植基地
石楼发展有机蔬菜具有天然优势,但在成本投入、市场风险规避和产品质量标准化等方面仍认识不足。浙江大学博士生以前期调研成果为蓝本,用泊河蔬菜基地的例子,向全县村民、种植大户做了“有机蔬菜园区规范化建设”主题报告,认为选购优良种子、培育无病健壮秧苗、提前翻耕整土作畦、保持土壤良好的湿度环境、综合防治病虫害以确保有机蔬菜增产增收是建设规范性有机农业园区的具体举措。
增收致富,农村电商闯新路
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型商业业态,已经成为石楼县实施精准扶贫、脱贫攻坚的重要渠道。今年年初,义牒镇集中力量打造了“互联网+”青年电商创业孵化基地——电商创业园。并且引进了德邦物流和乐村淘等大型企业。在浙江大学博士生看来,“创业园区的建设是发挥资源优势、拓展产品销路、提高居民收入的有益尝试,但目前尚存在农产品品类单一、特色不够明显、以及电商运营思路不够清晰的问题。建议创业园结合历史文化特色,拓展创新型产品种类,提高特色农产品的品牌价值。”
图4:浙江大学实践团做电子商务系列报告
为了让当地机关干部、电商用户和种植大户了解到前沿的电子商务知识和发达地区的电商发展模式,实践团成员做了“标准化、品牌化、电商化: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县域电商发展要素及案例剖析”、“电子商务实践应用”三场专题报告。他们认为,标准化、品牌化和电商化“三化一体”的协同路径是发展县域经济的关键,而电商发展更需要“优环境、育人才、挖特色、拓渠道、强体系、搭平台”,石楼县发展电子商务在扩大农产品销售量、提高农民收入等方面存在巨大潜力,需要进一步借鉴“临安模式”、“遂昌模式”、“通榆模式”、“成县现象”等成功案例采用的经验做法,多掌握电商运营、推广和营销方面的基本实操技巧。
责任编辑:安佳璐 [网站纠错]相关阅读
- 2016-08-05理论:反思历史 立足实践 着眼问题
- 2016-08-04爱心伴你上大学:帮贫困学子圆大学梦
- 2016-08-04滴滴会成为超级出租车公司吗
- 2016-08-04金华婺城:方家村美丽“蝶变” 乡村旧...
- 2016-07-31脱贫攻坚要靠尊重科学规律、真抓实干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