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20峰会的杭州倒计时:招募志愿者4000余名
G20峰会的杭州倒计时:招募志愿者4000余名
2016年08月05日 10:58:14 浏览量: 来源:北京青年报 作者:赵萌
服务
已培训宾馆服务员2万余名
除了安全保障,在人员保障方面,据记者了解,已经招募翻译员、联络员、工作员1000余名,志愿者4000余名,驾驶员2000余名,培训宾馆服务员2万余名,正在反复演练。
随着G20峰会的临近,杭州的大街小巷经常可以看到志愿者的身影。
“微笑亭”是杭州志愿服务的一张特色名片,于2010年创建。8月2日下午,记者来到了西湖湖畔,对柳浪闻莺景点处“微笑亭”进行探访,志愿者们正在提供旅游咨询、翻译讲解等服务。一位60岁的志愿者阿姨告诉记者,这项志愿服务其实很早就有了,现在为了准备峰会,周围与她同龄的志愿者们都主动学起了英语、俄语等。
此外,对于“朋友圈传8月24日到9月6日杭州不允许邮寄快递”的传言,杭州市委书记赵一德回应称,快递是检查验收,实行实名制,不是不能邮寄。这些都是误读、误解。“网上讲到的杭州只出不进,这是没有依据的,没有这样的规定。”
安保
巡防队伍达数十万人
谈及此次峰会的安全保障,赵一德介绍称,杭州推进全流程安保,安全至上。在中央筹委会和公安部指导下,已经不断细化深化各种安保措施,制定各种突发事件预案。组建平安志愿巡防队伍,巡防队伍达数十万人。同时强化了供水、供电、供气和网络通讯安全管理。
据了解,杭州基层社区对安保工作投入了极大的热情,许多退休干部职工纷纷自愿要求加入平安巡防队伍。
反恐专家李伟告诉北青报记者,按照开放、半开放、封闭国际会议的性质,相应的安保措施也是不一样的。G20峰会是属于相对不开放式的,除了对媒体开放的会议,大多数相对封闭。前几届G20峰会以及APEC会议包括首脑会谈的会议,每一个国家安保等级都是最高的,加强安保也是国际惯例。李伟表示,会议的举办地属于安保区域,肯定是最高级别。此外,元首驻在地和行动路线也是安保区域,在这些区域实行安保措施都是国际惯例。
探访
馒头山社区:杭州“变身”的缩影
杭州城南的馒头山地区,在老杭州人眼中是一块黄金宝地。然而,这个南宋皇城遗址脚下的老社区,大半年前还充斥着违章建筑,电线和蜘蛛网一样杂乱,晴天怕火烧,雨天怕水淹,市委书记赵一德形容它“活人进不去,死人拉不出”,社区居民形容它还不如农村。现在这里已经是杭州市城市改造的一个缩影。
8月2日,北青报记者来到馒头山社区实地探访,发现这里白墙黛瓦、一排排整齐的三层小楼依次排开,住户家中安设了卫生间,马桶不见踪影。
李雅琴奶奶是馒头山社区的老住户,今年93岁,上世纪60年代搬进社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她激动地说:“我们以前都没有卫生间,大便小便都要出去。这么好的房子从来没有住过,以前都是一级危房。”李奶奶并没有听说过G20,但对于房子已经非常满意。
余文雅是馒头山社区资深住户,今年62岁,在这里也生活了62年。她家的120平方米住房因系违章建筑被拆除了,现在正在等待政府分给她的两套新房,面积共160余平方米。
“拆违章我们也没有意见,但是一开始,我们街道领导找我谈的时候,我说第一家不要拆我,拆谁都可以。后来我们有个居民来劝我说,要不大姐我们三家一起拆,这样我们都有面子了。后来我也理解了。馒头山现在变化确实是太大了,以前这里到处都是狗,都不敢出去买菜,怕被狗咬了。我真的想不到有今天,也是因为这些干部的努力,他们很辛苦,瘦了一圈一圈。”余文雅告诉北青报记者。
责任编辑:安佳璐 [网站纠错]相关阅读
- 2016-08-05“白+黑”守护你
- 2016-08-05G20成员国领导人肖像印亮相杭州
- 2016-08-05G20,杭州准备好了
- 2016-08-04G20杭州峰会的百姓视角
- 2016-08-04梯级服务堵漏洞 海曙万名志愿者筑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