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公益的心态,商业的手法!阿里巴巴发布公益创业琅琊榜

2017年02月24日 10:53:22 浏览量: 来源:中国日报网 作者:

  当阿里巴巴安全部门的两位领导——刘振飞和魏鸿找到韩旭杰的时候,他答应得很爽快。研发这样一套系统,光靠爱心远远不够,需要扎实的技术功底,韩旭杰知道这是自己最擅长的事情。跟韩旭杰有相同感受的是他的搭档,同为程序员的卢一宁。“做公益不仅是去西湖边捡垃圾,我们可以用自己的专业把公益做得更漂亮。”卢一宁说。他是韩旭杰为“团圆”系统组建研发团队时第一个想到的人,除了专业能力和沟通能力外,卢一宁对钉钉(阿里巴巴此前开发的企业沟通APP)熟悉也是韩旭杰考虑的一点。“团圆”首先要解决公安部提出的“协同办公”的诉求,韩旭杰立即想到了钉钉,后来他们就是在钉钉的界面上增添了一个微应用,解决了这个问题。

  李若冰是阿里多个公益团体的负责人,为了不让韩旭杰只有6个人的技术团队陷入四处讲课的奔波中,她在阿里组建了200多人的志愿者团队,接替了韩旭杰团队去给一线刑警讲课,并收集对方的疑问,反馈给研发团队。

  “技术团队就应该专心搞技术,大家在用自己最擅长的互联网思维做公益,而不是把传统的线下公益搬到线上。”李若冰坦言,她以前对公益的理解就是去孤儿院送爱心,现在她的想法完全转变了,“其实我们把本职工作做好后,把最核心的能力赋予社会,就是在做公益。”

  2016年,一首《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则勾勒了人们心中“诗和远方的田野”,成为年度传唱金句。而这一金句,与名人高晓松有关,也和阿里公益项目“自然之歌”有关。与“团圆”的技术团队驱动不同,“自然之歌”项目走的是名人驱动路线。

  《自然之歌》以高晓松的《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为曲,联合6大互联网平台(虾米、唱吧、优酷、UC、新浪微博、淘宝千牛等),向广大网友悬赏征集“自然之歌”歌词,歌词需带自然、环境保护等内容,优秀作品作为第三届全国自然教育论坛的主题曲,并拍摄成“自然之歌”MV 传唱,唤醒公众环境保护意识。

  唯有取得公众的共鸣,才能真正留住碧水蓝天。《自然之歌》创作宣传期,高晓松为此专门拍视频号召网友们参与此次有意义的公益活动,《自然之歌》项目在6230万新浪微博网友中投放和转发,包括一些大V,如专栏作家韩福东、资深媒体人唐建光等等。一首歌串起了大半个阿里数娱集团,而公众利益也通过音乐与生俱来的唤醒意识,吸引了更多公众的共同参与。

  2016年,阿里内部的公益创业出现了集中增长期,冒出更多无关热点事件、常态性的公益产品,如扶贫100、天猫信息无障碍、器官捐献登记、公益云图数据可视化创新大赛、互联网安全志愿者联盟、天猫美家、钱盾等等,它们往往跟业务本身深深勾连。通过众多阿里人的努力,2016年,淘宝公益平台为公益行业筹集善款2.28亿元,参与捐赠人数达3.04亿,捐赠43.9亿次,真正体现了互联网的长尾效应。

  “我们未必每个人都能拿出钱来做慈善,但是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拿出一点时间来参与公益。做公益做好的方式是‘公益的心态,商业的手法’。这次的阿里巴巴公益琅琊榜是很好的尝试,所有的公益项目都是利用技术创新,通过商业模式,整合社会字眼,唤起更多的人来参与公益。这体现了阿里人的温度。”马云说。正如他所说,这正在打开阿里人的一只社会眼,用不曾有过的角度,看待世界和自己创造的价值:那些敲过的代码、设计过的界面、画过的插图、绞过的脑汁,最后没有化成冷冰冰的KPI,而是给世界上的一些人带去真实的影响和温暖。

责任编辑:安佳璐 [网站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