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让“清”风满家——临海大田街道“家风讲坛”促政风带民风

2016年06月11日 23:01:47 浏览量: 来源:中国临海新闻网 作者:张微煦 王会青

  “为官当清廉勤快,不可贪污行贿欺君害民;为士当读书明志,不可见利忘义败坏名节;为农当勤敏力作,不可废时失事坐荒地利……”5月23日,在大田刘村文化礼堂,大田街道组织开展的“家风讲坛”正式启动,青年学生穿上汉服,集体穿越,传家训亮家风,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为爱传承,让清风满家,促政风清廉。

  年初开始,大田街道纪工委以大田刘村为试点,开展“传家风承家训·促政风带民风”主题实践教育活动,紧密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以村级党员干部为重点对象,在深入挖掘村内有特色的家风家规家训并制作家训墙的基础上,创新推出“家风讲坛”。把家风家训、党风政风作为重点学习内容,有效激发了党员干部们干事创业正能量。

  好风好训  让文明成风

  大田刘村文化底蕴深厚,村风民风质朴。为使“家风讲坛”更接地气,在街道纪工委指导下,该村党支部充分发挥家庭在廉政建设、社会和谐中的重要作用,从弘扬家风入手,在村内寻访好家风好家训,挖掘和宣传了一批典型家庭,村内文明蔚然成风。

  大田刘村党支部书记刘开征坦言:“弘扬好家风、好家训,我特别认同这项举措。老祖宗的精华需要我们子孙继承并发扬,传承良好的家风家训能够增强党支部的战斗力,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为更好地帮助党员干部理解和铭记这些家风家训的精神内涵,该村结合当前反腐倡廉工作精神,在刘氏祠堂里精心制作了一面“家风家训”主题文化墙,并将传统国学文化“仁”“义”“礼”“智”“信”等道德文化展示在文化礼堂内,让村民在“舒心”中怡情,在“赏景”中增德。文化墙上的每一句话语都传递着向善向上的力量,引领村民做事有参考,做人有准则的良好风尚。

  村民小刘说:“每次来到文化礼堂,都是一次精神的洗礼,我经常让孩子来这里熏陶一下,感受我们老祖宗的魅力,有利于孩子更好的成长。”

  刘开征说:“‘家风家训’上墙很直观,更有利于学习,同时,也为‘家风讲坛’的开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氛围。”

  记者了解到,不仅大田刘村,大田街道共挖掘出了辖区各行政村好家风、好家训内容10余篇,为“家风讲坛”提供了素材。

  家风讲坛  让“清”风相传

  每月15日是大田刘村固定举办的“党员学习日”。今年新增了一项学习内容,就是学习村内优秀家庭的家风,学习刘氏家训,让这些家风家训成为党员群众的自觉行动和道德遵循。

  退休老教师刘道贵是大田刘村人,也是大田街道“家风讲坛”邀请的其中一个讲师。他告诉记者:“我年轻的时候参与了刘氏家训的撰写,并且以刘氏家训为家庭干事创业的标准,勤遵守,不越界。我自己家也立了家规,耕读传家,诗礼传家,孩子们都认真遵守,我的三个女儿,都很有出息,在台州音乐界、美术界都享有名气,尤其是大女儿,目前是国家合唱协会理事。我们始终把刘氏家训和家风记在心间。”

  为最大限度保障学习效果,大田街道专门建立了由教师、社会学者、文化老党员等组成的5人“家风讲师团”,在各行政村文化礼堂内开设“家风讲坛”, 立足草根视角,广泛宣讲家风家规方面的先进典型,解读社会良好风气,接受廉政文化的熏陶,构建多元文化背景下村民健康的道德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发扬家风家训正能量。

  在此基础上,大田街道通过创设“好家训评议榜”“传家训人物榜”等载体,特别要求村“两委”班子成员对照其平时履职、为民办实事、廉洁自律等情况进行评议,将优秀的党员干部入选文化礼堂先进榜进行展示,形成“学有榜样、赶有目标”的良好氛围。

责任编辑:余建红 [网站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