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解码“让”的千年传承

2016年10月20日 07:54:33 浏览量: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作者:徐东青 唐振军 刘佳宾

  图为下灌村李氏宗祠内戏台。徐东青 摄

  秀美的九嶷山下、澄澈的泠江河边,有一个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古村落,它就是湖南省永州市宁远县下灌村。时光荏苒,时代赋予了下灌村新的面容,但代代传承的礼让规矩却历久弥新。

  仲秋时节,笔者来到古老的下灌村,听它讲述“让”的传承。

  李郃“让第”开先河

  “大姐,快把东西搬过来,我把摊位让给你一半。”在下灌美食节现场,下灌村村民李大哥招呼着晚来没占到摊位的外地商户。“这怎么好意思?你还要做生意呢!”外地的大姐推辞道。“这有什么好客气的,快来……”这是笔者初到下灌村时见到的场景,让人对下灌村出名的“礼让之美”有了一次切身体会。

  来到下灌村,穿越姹紫嫣红的花海游园、走过熙熙攘攘的村民大市场,随处可见村民们你谦我让、和乐融融的场景。拥有上万人口的下灌村怎会如此谦让、祥和?这样好的风尚是什么时候开始的?面对笔者的疑问,下灌村党支部副书记李乾福笑笑说:“我带你去状元楼看看我们的先祖李郃,你就明白了。”

  状元楼是下灌村的地标性建筑,始建于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年),为十二柱抬梁式楼阁建筑,四面二层,飞檐斗拱,横街跨巷,充满了历史的沧桑感。

  “在我们村,李姓人口占了99.6%。据家谱记载,村里曾出过许多名人,状元李郃就是其中之一。状元楼就是先祖为了纪念李郃而修建的。”仰望悬挂其上的“状元世家”牌匾,李乾福娓娓道来。

  关于李郃,有一段流传千古的佳话,就是他“让第”的事迹。唐代大和二年,时年20岁的李郃前往长安赴考。廷试中,他作的《观民风赋》和《求友诗》,条对鲜明,词旨温雅,寓褒贬于清和之中,阐忠义于词气之表,考官们争相传阅、交口称赞,最终他在文宗皇帝面试中,擢进士第一,成为了湖广首位状元,也是湖南在唐代的唯一状元。但与他同科的考生刘蒉因痛恨宦官专权误国,在答卷中直诋宦官,切中时弊。考官们虽然心中赞叹,但因惧怕宦官势力,没敢录取刘蒉。李郃知道后,为此愤愤不平:“刘蒉不第,我辈登科,实厚颜矣!”于是不顾个人得失,毅然上疏文宗皇帝,请求朝廷收回授予自己的功名,改授刘蒉。李郃因此得罪了当朝宦官,受到冷遇。

  李乾福说:“李郃让第的事虽然已经过去了1000多年,但他‘让’的精神却一代代传了下来。状元楼就是他精神的见证。”

  礼让之风美名扬

  如今,在下灌村,“让”已不仅仅是一个普通的字符,由它衍生的“让第家风”、“团结和睦”、“尊老爱幼”等精神早已深入人心,成为了村民们为人处世的准则。

  来到已成为村史馆的李氏宗祠,“让第家风”的牌匾高悬于祠堂门楣,几个字刚劲有力、格外耀眼。“当年,皇帝赐给李郃一块‘让第高风’的牌匾。后来,先祖们在建造宗祠时将这四个字改成了‘让第家风’,寓意就是希望后辈儿孙凡事讲究‘礼让’。这是我们李氏族人遵循千年的家训,也是我们村千年来不断壮大的原因之一。”李乾福说,“这么多年来,对来村里做手艺活和经商的外姓人,村里人一向礼让有加,相处和睦。好名声传到十里八乡,慢慢地,到村里定居的外姓人就多了起来。唐朝的时候,我们村还不足千人,都是李姓,现在全村姓氏有35个,人口达1.2万多人。”

  下灌村里文物古迹众多,光是以先人之名命名的宗祠就有七座。这些宗祠宏伟壮观,是下灌村历史上人才辈出的象征。据李乾福介绍,建于明代的豪公祠,也有一段关于“让”的佳话。原来,在筹建豪公祠时,村里有李姓和刘姓两位手艺特别好的木匠,在定夺该由谁来建的时候,村里分成了两派,一派认为公祠应该由本族的李木匠建造,所谓肥水不流外人田;另一派则认为刘木匠初来乍到,缺衣少食,由他承建可助其渡过眼下难关。最终族长发话:“刘木匠到村里安家落户不容易,我们李姓族人理应多加扶持。”最终,李木匠把工程让给了刘木匠,消息一传开,来村里经商定居的外姓人就更多了。

  “因为对待外姓、外村谦让的好传统,我们村现在是远近闻名的文明村。”村党支部书记李乾旺介绍,“都说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上世纪80年代初实行山林权属登记时,村与村之间总有因山林权属问题而发生集体械斗的事件。我们村与相邻的茶岭村历史上有300多亩的山林权属不明确,我们村人多,茶岭村人少,村里如果不同意,这块山林就是政府划给茶岭村,茶岭村也不敢要。但当时村里从维护两村友好关系出发,由党员干部带头,把这片山林让给了茶岭村。”

  “让”出和美新篇章

  在先祖“礼让”古训的教育下,“让”的理念早已深入人心,在村民的日常生活中,每天都有“让”的故事上演。

  年过半百的村民李进旺住在临街的一座三层楼房里,腿脚略有不便的他告诉记者:“我父亲去世那年,给我们兄弟三个留下了两间临街的门面房和一间背街旧屋,本来我跟老二都准备抓阄决定房屋归属,可老三李月旺硬是不同意,非得把两间门面房让给我们,自己要了不值钱的旧屋。”

  村民李福德、李荣昌两家原有的住宅联墙共垛,2014年,李荣昌拆掉旧房准备新建房屋,但两家却因为宅基地界限问题发生了争执。僵持不下之际,一个电话及时化解了这一冲突,也让两栋新楼间多出了一条三尺巷道。

  “我儿子打电话给我,说老祖宗连状元都能让,我们家让点地算什么,这对两家今后生活都方便。”李荣昌不好意思地说,“后来建新房时,我就主动让出了三尺。”李荣昌让地的行为也激活了李福德心中“让”的种子,在李荣昌建房期间,他主动出力帮忙建造,这在宅基地紧张的下灌村成了美谈。

  顺着干净整洁的村道,李乾旺带着记者来到了村里的诚公祠,在祠堂前面的广场上,孩子们正在嬉戏玩乐,老人们则围坐在一起下棋聊天,好一幅安详和乐的景象。“能有这样的景象,还要感谢村民李顺德。公祠是2015年重新修缮的,早先李顺德在公祠旁边建了一个小商店,年收入少说也有几万块钱,可为了村容村貌的改造,他主动把自家商店拆了,还动员公祠旁的其他几家商户将店拆了,把地让出来。更可贵的是,他们没有要村里一分钱补偿。”

  望着整洁的村貌,李乾旺感慨道:“没有村里代代传承的‘礼让’规矩,就不会有今天下灌村美丽乡村建设的成功。”

责任编辑:楼昕 [网站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