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百岁将军的长征路线图

2016年09月26日 10:59:26 浏览量: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作者:本报记者 陈金来 通讯员 杨心怡

  生于1913年的百岁开国将军张力雄,是闽西红土地上的传奇人物。

  张力雄16岁投身革命,19岁参加红军,三次过草地,六次死里逃生,参加战役战斗百余次。新中国成立后,他先后任云南省军区政委、江西省军区政委、福州军区顾问等,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1年晋升少将。

  张力雄将军的儿子张欣欣说:“父亲今年103岁了,83岁那年他绘制了一幅‘我走过的长征路线图’,每一次怀念战友了,他就拿出来看看。每一回有孙辈、有记者来看望他了,他都要兴致勃勃摆出来讲一番。”

  指着自己绘制的长征路线图,老将军精神抖擞地向记者介绍:“我的长征路,始于红五军团长征前的最后一仗——兴国县老营盘战斗,终于长征会宁会师前赫赫有名的恶战——甘肃华家岭阻击战,能有幸亲身参加这一头一尾两次战斗,我感到无比光荣与自豪!”

  老营盘是贯通闽粤赣三省的要塞之一,是中央苏区的西大门。1934年9月,张力雄所在的红五军团为掩护大部队撤离苏区,同十倍于己的国民党主力部队在老营盘激战三天两夜。

  闯过四道封锁线,抢渡乌江、金沙江、大渡河,八越雪山三过草地……老将军的“路线图”带领我们重忆长征路,而在这一路无数艰难险阻中,红五军团始终是断后的“铁闸”。

  1935年5月,红军抢渡金沙江,为掩护大部队安全渡江,红五军团负责在江东阻击尾追之敌。

  “在与敌人激战两天两夜后,我们仅用一天一夜,便赶到190多里外的渡口抢渡金沙江,而敌人却走了两天。当敌人到江边时,我军已上了对岸。留给敌人的是有意遗弃的一大堆破草鞋。”讲述起胜利战果,老将军绘声绘色。

  1935年7月,红五军团改编为红五军。

  1936年夏天,红五军终于走出了草地。老将军指着路线图上甘肃会宁县以东一带:“这里是华家岭,就在我们10月中旬到达这儿时,传来了振奋人心的消息,我军一、二、四三个方面军已经在会宁胜利会师了!”但蒋介石调集的25万国民党军也即将尾随而至,红五军临危受命——在华家岭地区设伏阻击敌人。

  华家岭地形南低北高,不利于实施阻击。军长董振堂传达军令时对张力雄等指挥员说:“我们要不惜一切代价,三天内决不能让敌人越过华家岭一步!”

  10月20日拂晓,战斗打响。老将军回忆,“战场上敌机欺凌我军没有防空武器,肆无忌惮向我阵地俯冲扫射。敌人的嚣张气焰激怒了我们,战士们纷纷调转枪口向低飞的敌机射击。虽未能击落敌机,却迫使敌机只能在阵地周围轰炸,战斗中副军长罗南辉英勇牺牲。”

  当月22日,当敌人企图迂回突破时,张力雄和团长叶崇本率领特务连和一营跃出掩体,朝敌人猛扑过去!

  “刹那间,整个阵地像山崩地裂一样,‘冲啊……杀啊……为罗副军长报仇’的叫喊声和枪弹声震耳欲聋。我抱着一挺机枪扫射,敌人一梭子弹倏地从我胸前掠过,我一摸,才发现右胸口袋里一本厚厚的土造笔记本被子弹打得粉碎,而站在我右侧的旗语员小王被打断了左腿……”望着眼前的路线图,老将军在讲述这场战斗时依然百感交集。

  烽火硝烟的年代早已过去,但在老将军心里,发扬长征精神的新征程仍在继续。

  耄耋之年,老将军坚持十余个寒暑,亲笔写就13万字回忆录,讲述他的红色记忆,对后辈进行革命传统教育。今年“八一”建军节前,他让儿子张欣欣代表他回福建龙岩老家,给村里捐款10万元设立奖学金……

责任编辑:楼昕 [网站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