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利用"毫厘"弹性空间 弄虚作假套取补助

2016年12月24日 16:52:59 浏览量: 来源:浙江省纪委监察厅 作者:金华市纪委

  1961年5月出生的张捷,历任东阳市政府办公室财贸科科长、市台办副主任、市经济发展局局长、市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等职。在市商务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任上,他严重违反廉洁纪律,在明知病害猪数据存在虚假的情况下,仍授意相关科室虚假上报,共计套取该项目国家补贴78.2万余元,其个人非法所得39万余元。

  2015年12月28日,经东阳市纪委常委会研究并报东阳市委同意,决定给予张捷开除党籍处分,同时,将其涉嫌违法犯罪问题及线索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目中无纪,从惠民资金中找“商机”

  东阳市食品有限公司,是东阳市商务局主管的企业,主要负责全市生猪的定点屠宰业务。公司法人代表是杜某(另案处理)。

  2008年7月,为保证上市生猪产品的质量安全,防止病害生猪产品流入市场,商务部、财政部联合下文,要求对定点屠宰厂病害猪进行无害化处理,由国家财政对病害猪损失和无害化处理费用予以补贴。

  在实际工作中,病害猪的正常检出率一般在0.2%到0.5%之间,对连续三个月高于0.5%或低于0.2%的,上级商务主管部门就会会同财政部门对该地区进行监督检查。然而,就在这0.2%到0.5%之间,让张捷等人发现了可操作的空间,从中套取国家惠民补贴。

  沆瀣一气,为谋私利频“出手”

  病害猪无害化处理补贴的申报需要经过公司申请、部门审核、领导审批等多个环节,为打通各个审批环节,2009年初,杜某找到主管生猪定点屠宰的分管领导,时任商务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的张捷,希望张捷能予以照顾。

  2009年5月,张捷伙同商贸发展科科长许能福(另案处理)授意当时负责无害化处理补贴工作的经办人员李凤鸣(另案处理)违规审核通过食品公司上报的虚假数据,并从中获利。

  初次的“合作”让杜某等人尝到了甜头,在2009年至2013年的4年当中,他们多次“故技重施”,短短4年间,共计套取国家补贴78.2万余元。在自己得利的同时,杜某也不忘“投桃报李”,利用春节等时机频频向张捷赠送礼金礼品,共计人民币1.2万余元。

  2012年1月,张捷以借为名,向杜某索要人民币30万元,杜某“心领神会”,为感谢张捷在申报无害化处理补贴上的照顾,给予其人民币30万元,张捷予以收受。

  此外,张捷还利用职务之便,多次通过向下属“打招呼”等方式为企业提供帮助,收受他人财物,共计价值人民币7.97万余元。

  自食恶果,身陷囹圄终自悔

  “想想自己即将到岗,仕途上已无上升空间,怀着这样得过且过的心态,我开始变化了,政治上、纪律上彻底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放弃了党性原则,放弃了作为领导干部应当遵循的行为规范……”张捷在忏悔书中写道。

  执纪人员表示,张捷腐败案还牵出一连串“硕鼠”,5名涉及补贴申报的工作人员先后落马。

  理想信念丧失,是导致张捷人生滑铁卢的思想根源;自律之弦松懈,是他人生走麦城的行为根源。张捷在与老板的频频交往中,逐渐放松了对自己的约束,以为吃点拿点不算什么,帮朋友办事更是情理之中,把党的纪律抛之脑后。殊不知,“破法”者无不从“破纪”始,最终自食其果,将自己一步步推向犯罪深渊。

  “这类案件作案手段单一,但潜伏周期长,该案件从2009年持续至2013年,长达4年,一些违纪人员甚至已把套取补贴当成‘惯例’。”执纪人员说,利用毫厘之差的弹性空间,发生了数十万元的贪腐案件,5名党员干部落马,实在值得深思。

  “蚁贪虽小,但不可小觑。作为执纪者,就应当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对于此类不收敛、不收手的顶风违纪行为,我们坚持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通报曝光一起,切实保持对侵害群众利益行为零容忍的高压态势,坚决斩断伸向民生资金的‘黑手’。”东阳市纪委相关负责同志说。

  执纪者说:民生资金不可触

  本案中张捷等人,身为党员干部,本应是民生资金的“管理者”、“把关人”,但其非但没有履行监管职责,还把民生资金当作“致富金”,伙同他人虚报冒领。对于此类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严重了损害群众切身利益,必须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

  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坚决杜绝此类问题的发生,一方面要教育引导基层党员干部牢固树立纪律和规矩意识,做到不越红线、不触底线;另一方面要加强对民生资金的管理,从制度上堵塞资金监管的漏洞,强化监督检查,斩断伸向民生资金的“黑手”,这样才能确保专款专用、惠及民生。

责任编辑:张东红 [网站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