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淳安有个“执纪沙龙”
浙江淳安有个“执纪沙龙”
2016年11月17日 10:54:21 浏览量: 来源:浙江党建网 作者:本网记者 朱诗意 通讯员 张芳
“朱某某作为村会计,却将村集体资金1万元以个人名义到银行存了1年的定期,我觉得是构成违反财经纪律错误。”
这边话音刚落,就有人提出了不同意见:“对于这个问题,关键要看朱某某存定期的目的,如果是为了获取利息,那么是构成挪用单位资金错误吧。”
“我觉得,资金的性质也是我们要关注的点,如果1万元钱是来自财政的扶贫资金,那么朱某某就是属于政府委托从事公务的人员,应当构成挪用公款错误。”
……
大家围坐在一起,激烈地讨论着,不论个所以然来出来,大家俨然有誓不罢休的气势……
不要惊讶,这样激烈的“唇枪舌剑”目前在杭州市淳安县纪委并不少见,这是“执纪沙龙”的一个普通场景。
“执纪沙龙”是淳安县纪委专门为提高纪检监察干部业务能力量身定制的活动。“沙龙”每两周举办一期,每期确定一名业务骨干担任主持人,负责沙龙的议题和素材。素材来自日常工作实际,一般是经办的典型案例、执纪过程中的“疑难杂症”以及容易混淆的条例解读等。记者去参加的那次沙龙,纪检干部们以正在审理的违纪案件为素材,讨论挪用单位资金、挪用公款、违反财经纪律三者之间的区别。
“刚到派驻纪检组时,我还担心我一个纪检新兵怎么开展工作。没想到纪委的业务学习会用这种形式,生动、开放,参与性强,合我们年轻人的味口。”淳安县纪委派驻第九纪检组的余茜对记者说。
执纪沙龙活动的开展不仅有效提高了纪检干部的学习兴趣和效率,还体现在,提高了年轻干部对案件的业务水平,有探讨、有交流、有争执,才会有提升。
“沙龙的氛围比较宽松,有什么想法都可以说,不用担心说错。” 派驻第四纪检组的龚明刚喜欢上“执纪沙龙”这种氛围。“这次争论我输了,说明我学的不深有‘短板’,回头多学多想,下回继续努力。”
淳安县纪委副书记、监察局局长徐军飞介绍,以往纪委的业务学习基本都是用“开大会”“纯讲课”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但效果不是特别理想。如今在传统培训的基础上用“执纪沙龙”做有益补充,沙龙更注重实际操作层面,少了些枯燥的理论,多了些生动事例和互动,对提高纪检监察干部的动手能力效果尤为明显。
责任编辑:蔡琳 [网站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