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发人深省的腐败案:不起眼的死角缘何贪腐不小?
一起发人深省的腐败案:不起眼的死角缘何贪腐不小?
2016年09月30日 11:01:20 浏览量: 来源:浙江新闻APP 作者:吕玥
不收现金的"逻辑"
从2013年起,李卫民在环卫车辆采购、垃圾填埋场除臭业务承包、环卫基地工程承包中多次为他人谋取利益并收受好处。有意思的是,每次收受好处,李卫民都拒绝收受现金。他事后透露,不收现金在他看来,就不是受贿和犯罪,而收礼品礼卡则可以解释为"礼尚往来"。
2014年上半年,某清洗机有限公司业务员梁某成功卖了一套清洗设备给区环卫处,为感谢李卫民的"关照",他特地来到其办公室想用2万元现金表达谢意,不料却被当场拒绝:"只要你打听一下就知道了,我是绝对不收现金的。"
梁某感觉其"话中有话",回去后打听了一下,发现他确实不收现金,但比较喜欢礼卡。梁某当即以李卫民的名义在中石化办了张加油卡,并打电话告知李卫民,通过快递邮寄给他两万元加油卡,李收到后坦然接受。
"总觉得收现金就是受贿,是要犯法的。"在被审查期间,李卫民透露了他真实的想法,"而收礼品礼卡最多是违规,大不了将来被发现了,就退出违规所得好了。"
短短几年间,他就收受了相关企业人员送的各类卡券价值14万余元及建行金条30余克、万宝龙牌钢笔1支。
瞠目结舌的贪欲
椒江区纪委在调查中发现,李卫民为人比较豪爽,是一个非常"客气"的领导,经常请人吃饭、喝酒,饭后还请洗脚、唱歌等,在担任区环卫处主要领导期间各类开销比较大。不过,从他的敛财方式来看,他并非"大气"之人。
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后,为了规避区里的"正风肃纪"专项检查,他要求酒店、企业将部分垃圾处置费折成相应的酒店消费卡用于其个人消费和违规接待,这样消费的时候就不用签名,可以做到神不知鬼不觉。
同时,他还授意下属通过变卖废旧物品和套取垃圾突击清理费等方式,在单位专门设立"小金库"用于个人消费和违规接待。在其儿子2014年结婚时,他购买海鲜送给外地来的客人,总价值8000余元。他还使用"小金库"里的钱,给自己的洗头卡充值。甚至连日常从网上购买的手机电池、耳麦、衣服、包、帽子、水杯等小物件,他也统统从"小金库"中开支,花样种类之多,让人瞪目结舌。
从李卫民的腐败案件中不难看出,在一个部门本身油水不多的情况下,一点点积累起来的贪腐数额,仍然会超出人们的想象。椒江区纪委相关负责人指出,像环卫等"清水衙门"长期处在权力边缘地带,过去并不是反腐的重点关注对象,但事实证明,任何公权力如果失去有效的制约和监督,都会产生腐败的空间,需要长鸣警钟、严查死角,让腐败没有藏身之处。
责任编辑:张磊 [网站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