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岩区纪委:组团式诊疗监督执纪最后一公里
黄岩区纪委:组团式诊疗监督执纪最后一公里
2016年09月28日 17:15:47 浏览量: 来源: 作者:本网记者 贾歆琰
在乡镇,“两个责任”压得实不实?基层纪检干部做得好不好?……这些问题一直萦绕在台州市黄岩区纪委心头。
这几年里,黄岩区纪委把19个乡镇街道分成4个片区网格,通过纪委常委网格包干联系、责任科室分片季度督查,对基层纪检监察工作开展常态化“体检诊疗”,有力推动了基层党风廉政建设。
督查组“把脉”
“为什么信访件办结率那么低?”在澄江街道的会议室里,刚一落座,带队的区纪委副书记叶民国就针对街道工作短板直接发问。
在2016年第一季度的全区涉纪信访办结率排名中,澄江街道排名末位,工作严重滞后,被督查组当场质问。
原来督查前,为了确保督查有的放矢,区纪委各科室对乡镇街道一季度的工作数据进行了汇总,找出了大家的问题短板。
“老伯,你们村的村务公开栏在哪里?村里财务情况都按时公开了的吗?”在南城街道羽山村,第三网格督查组走进老人活动室,向村民们了解村财务按季公开情况。督查时,除了常规的听汇报、查台账,督查组还要走村入户实地查看村级财务公开情况、随机抽取机关干部谈话,对党委落实主体责任、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等情况进行深入了解。
目前,督查组已先后梳理出纪检干部精力不到位、业务能力不足、案卷文书不规范等基层监督执纪方面问题近20个。
常委会“会诊”
“权责不清,专职不专用荒了责任田;不务正业,临近换届屁股坐不住;意识不强,不敢得罪人甘当老好人。”针对网格督察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区纪委书记陈波直言不讳。
实地督查结束后,区纪委随即召开常委会,听取各带队常委对网格内落实两个责任、开展正风肃纪、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等工作情况汇报,并对问题“病症”进行梳理“会诊”。
会上,针对部分乡镇街道纪委的顽疾,常委会找准病灶开出药方。常委会还充分吸收基层合理建议,加强工作薄弱环节攻坚。“一季度督查中,西城街道关于加强区流动审计站对村级届期财务审计促进换届稳定,以及新前街道关于加强交叉检查深化农村基层作风专项巡查的建议,都为我们的重难点攻坚提供了有益参考。”区纪委常委王依勇说。
一把手“操刀”
常委会后,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陈波对正风肃纪、案件查办、涉纪信访办理等各项工作排名末三位的乡镇街道逐一约谈。“我们回去后要认真查找不足、对齐标杆,落实具体举措抓好整改,二季度一定迎头赶上。”某镇纪委书记因信访办理工作排名靠后被约谈后,郑重表态。同时,纪委办公室还根据督查情况汇总和纪委常委会意见,通过乡镇纪委工作微信群,对相关情况进行通报,倒逼工作后进者“知耻后勇”。
除末位通报和约谈,区纪委还积极开展典型培树示范,比如始创于江口街道的“清风茶室”,在网格督查机制的推动下在全区稳步推开,已累计建设16个清风茶室,谈话谈心教育500余人次,成了基层党风廉政抓早抓小,红脸出汗的重要抓手和平台。此外,村账互评、乡村流动审计站等其他十余项创新做法也正在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浙公网安备 330103020016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