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宁波北仑:村规民约“三字经” 念出农村新风尚

2016年06月27日 15:25:23 浏览量: 来源:浙江省纪委监察厅 作者:

  “国有法,村有规,守法度,不可违……有礼貌,敬长辈,要修养,尊师长……”柴桥街道沙溪村村民沃振根驻足村口,轻声诵读着宣传栏上张贴的《沙溪村村规民约三字经》。沙溪村党员干部带头,全村村民履行“村规民约”,“约”出农村新风尚。

  2014年3月7日,沙溪村村民代表大会表决通过了《沙溪村村规民约》。该村党支部书记沃绵安告诉记者,老版村规民约是文件的形式,太书面化,“村民不去读,读了记不住,那还是形同虚设。”同年10月,沃绵安召集村两委班子、部分党员和社区工作人员,把31条冗长的规约改成了“三字经”。沃绵安说:“改版后的村规民约形式简洁,读来朗朗上口,更接地气。村干部和村民们学起村规来更起劲,履行民约更认真。”

  遵纪守法,村干部带头履约

  2015年12月,沙溪村两委会提出改建村老年协会礼堂。改建项目严格按照农村“小微权力”运行规范进行。“在党员大会和村民代表大会上,这项提议被否决了。党员和村民们觉得礼堂还能正常使用,这笔钱不该花。”周明辉说,“守法度,不可违。大会决定的事情,我们村干部就要坚决执行。”最终,项目没有实施。

  村里早前请了一位保洁阿姨,去年年底合同到期。“要不要再请一位?我们就照着村规民约来,‘不浪费,少铺张’。”沃绵安说,村里5名干部一致表示,今后村里打扫卫生、烧水等杂务大家轮流干,一年也能为村里省下两三千元。

  文明礼貌,共建美丽乡村

  走进沙溪村委会,一楼的小屋里聚集了不少老人。村民王阿姨说:“她人好,免费给老人理发、量血压,很受老人欢迎。”这位好人就是原村妇女主任钟爱娣。尽管已经74岁了,但她一直记得“多弘扬,真善美”,坚持每个月至少2次到村里来为大家提供免费服务。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村干部和村里几十名党员下溪坑、钻草丛,把垃圾、杂草都清理干净,村里环境大变样。村民老钟家的院子里堆满了各种杂物,给整洁的村子抹上了“污渍”。村干部们上门给老钟做工作:“脏乱差,要整治。当初的‘约定’,你都忘了吗?”老钟意识到,村子是个大家庭,自己不能给全村拖后腿,就主动把院子清扫干净。

  和谐邻里,安享幸福生活

  上世纪90年代,村里成立了马灯队。原负责人退休后,马灯队因为无人组织管理,在五六年前近乎解散。沃绵安说:“尽义务,有作为。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也是村干部的责任。”去年年底,村党支部牵头,重建村马灯队。村民汪大姐平日最爱跳舞,因没有平台,自己的才艺一直得不到施展。“马灯队现在就像是我的第二个家,一有空我就泡在队里。一群有共同爱好的朋友聚在一起,业余生活很充实。”

  这天,村老年协会会长胡成国又来到94岁独居老人章奶奶家里探望。“护弱者,帮友邻”。和胡成国一样,十多名居家养老志愿者和村里的独居、高龄、残疾老人结对,帮他们缴费、购物、打扫卫生等,陪伴他们安度晚年。(宁波市纪委)

责任编辑:楼昕 [网站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