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动歪了脑筋的“司务官”

2016年10月12日 14:42:32 浏览量: 来源:浙江党建网 作者:本网记者 朱诗意 通讯员 李青敏

  “一次动歪脑筋,带给我的是从‘天堂’到‘地狱’的悲惨旅途。现在想起,真是追悔莫及,可惜世上没有后悔药……”站在法庭被告席上,杭州市拱墅区大关街道原党政办职员魏强,一把眼泪一把鼻涕在忏悔,旁听席上的接受警示教育的党员干部无不感慨万千,发出一声叹息。

  1980年出生的魏强,2008年大学一毕业,就被招聘到大关街道党政综合办公室从事党政服务、管理工作,成为一名在编事业干部。能够谋到一个稳定的职业,很多人对他投来了羡慕的目光。

  刚开始,魏强特别珍惜来之不易的岗位,勤勤恳恳工作,兢兢业业奉献,赢得了领导的肯定。2012年8月,成了一名小小的“司务官”,开始掌管街道食堂,他通过加强管理,精打细算,用好每一分资金,明显改善了伙食,领导和同事对魏强更是赞赏有加。

  然而,好的开头,却没有带来好的结果。

  魏强是一名新杭州人,来自河南农村,家境不是很好,妻子在企业上班,收入也不高。老家体弱多病的父母要照顾,聪明伶俐的儿子要教育,住房按揭要还,代步小汽车要养,生活的压力可想而知。夫妻俩不高的工资收入,对相对于不低的生活支出来说,实在是捉襟见肘。

  为增加家庭收入,缓解生活的压力,魏强可谓是绞尽脑汁。看着每天经手的食堂款,魏强都会冷不丁地瞟上一眼,一股铤而走险的冲动油然而生。

  2012年9月7日,魏强将本周的食堂支出3074.3元登记为3174.3元,将多出来的100元塞进了自己的口袋。

  有了神不知鬼不觉的第一次,深埋在魏强内心的“潘多拉魔盒”被打开了:50元、100元、200元、300元……

  一次次“小动作”,一次次有“收获”。随着次数的增多,魏强内心也担心过,害怕过,但贪欲的“猛兽”像洪水一样涌来,怎么也挡不住,虚报买菜金额越来越大,甚至虚列食堂物资采购费用,将父母生病住院的开支发票等都列入了买菜支出。他已经完全把街道“食堂”当成了自家的“小金库”。

  2014年8月,街道在检查食堂账目时,魏强的“所作所为”晒在了“阳光”下。

  经区纪委、区检察院查明,2012年8月至2014年4月,魏强采用少列收入、多列支出的方式贪污食堂经费9.7万余元,被判处有期徒刑六年。

  “我没能筑牢思想的防线,没能守住清贫的底线,没能挡住物欲的诱惑,才落得了今天的可悲下场。愧对领导同事,愧对父母,愧对妻儿,……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魏强泪流满面。

  警示:

  党员干部,在面对诱惑时,一定要保持定力,树立正确的“三观”,不攀比,不自卑,量入为出,遵纪守法,对自己时刻高标准、严要求,绝不触碰纪律的“红线”和法律的“底线”,千万不能心存侥幸。


责任编辑:楼昕 [网站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