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员口中的那些高频热词

2017年01月18日 09:14:52 来源:浙江在线 作者:浙江在线经济中心

  承载着全省人民的期待,来自各行各业、城市乡村的代表委员们再度聚首,共商发展大计,热议民生福祉。在代表委员们的分组讨论中,一些热词频频出现。

  谈论谋发展,要拿出“洪荒之力”;说到民生,“获得感”屡屡被提及;谈到创新发展时,“工匠精神”成为“高频词”;而这些词汇,也位居近两年民间“十大流行语”之中。从这些两会声音里,我们能感受到新动能的力量。

  两会热词·打破坛坛罐罐

  到温州代表团、舟山代表团参加审议时,浙江省代省长车俊提出了“三聚焦、一加强”,强调“有违必拆、有污必治,坚决打破拖累浙江发展的坛坛罐罐。”

  这是车俊第二次在公开场合提及打破浙江发展的“坛坛罐罐”。

  媒体梳理发现,拖累浙江发展的“坛坛罐罐”首先表现在环境层面,具体体现在违法建筑拆除、污水及雾霾治理三方面。

  省人大代表、宝业集团董事长庞宝根认为,要走建筑工业化的路子,用鼠标加水泥,将传统建造转变为制造。

  省政协委员、龙泉市副市长张长山说,治水拆违,实现全省均衡发展,更多关注农村及偏远地区。

  第二大类拖累浙江发展的“坛坛罐罐”指制约经济发展的落后产能和金融风险。

  省政协委员、浙商创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越孟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质是创新,创业创新是供给侧改革的主要抓手,通过创新扩大有效供给,改变供需错配的现状。

  省政协委员胡小平说,供给侧改革,针对的是经济学中的供给和需求两大板块。这个“过”是相对过剩,是结构出了问题。

  两会热词·发力供给侧

  实体经济是根基,稳工业的核心是振兴实体经济。稳中求进,“稳”字当头;“稳”的一个重要内涵,就是保持经济的平稳较快增长。稳中求进,贵在有“进”;“进”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扩大有效投资。

  把握好“稳”与“进”,需要有形之手和无形之手共同作用,调控有度,从而谋取长远发展。

  2016年1月至11月,浙江规上工业实现利润总额3829亿元,同比增长16.3%,高出上年同期11.5个百分点,高出全国平均水平6.9个百分点。工业是浙江的主体,工业稳则经济强。去年我省的工业生产延续着一直以来的增长态势,且增速有所加快,呈现出好于全国的态势。

  省人大代表、浙江中南控股集团董事长吴建荣表示,实体经济支撑了整个浙江经济的发展。

  省人大代表、三花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张道才说,企业只有通过科技创新,研发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才能开辟新的市场空间,满足日益升级的市场需求。

  省政协委员、圣奥集团董事长倪良正认为,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实现中国制造2025,职业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一环,它甚至是工匠精神的基础。

  两会热词·拆治归

  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很关键。留住身边的一波清水,环境质量才能进一步提升;把拆后的土地充分利用,老百姓才能尽享拆改红利。

  2016年前三季度,全省淘汰落后产能涉及企业1011家、整治提升“脏乱差”“低小散”企业(作坊)1.59万家,提前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同时,2016年前10个月浙商回归省外到位资金累计3099.31亿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91.16%,同比增长19.37%……

  省政协委员、丽水市政协副主席齐育华说,治水的关键,要发挥群众参与的积极性,新上项目要多听听基层群众的意见,让群众主动参与和监督项目建设和使用。

  省人大代表、平阳县萧江镇沿河社区党支部书记杨学寿看来,治水拆违要进一步深入,得主动做好群众工作,尽力消解百姓心结。民众转变观念,是深入推动治水拆违的原动力。

  省人大代表、浙江万里学院理事长徐亚芬则说,打好“拆治归”的组合拳,根基在于培养人才。

  两会热词·最多跑一次

  “最多跑一次”,这个在2016年12月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的理念和目标,如今成为省两会上的一大热词。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更是明确提出,加快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

  这句接地气的话语,透露出政府进一步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的决心,饱含着全面推进简政放权的魄力,将持续推动政府职能转变,从服务、政策、制度、环境等多方面优化供给。

  省人大代表、立马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章树根认为,这是政府自我革命、简政放权的再加码。

  省人大代表、天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林峰说,必须斩断中介机构与行政单位之间的利益链,消除“红顶中介”垄断审批、垄断收费的现象。

  省人大代表、温州市维日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贤俊则感慨道,以前注册一个公司至少要两个月,现在差不多一个星期就能证照齐全。

  

责任编辑:徐曼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