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水龙泉:以青年力量赋能乡村振兴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三结对”党建活动走进龙泉市溪头村
2024年12月02日 15:46:59 来源: 作者: 卢俊狄

11月23-25日,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旅游管理与营销科学教工党支部、工商管理研究生第一党支部联合丽水市龙泉市宝溪乡溪头村开展了以“产学研融合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的“三结对”党建实践活动。活动旨在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助推乡村文旅经济高质量发展,探索新时代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创新路径。

此次活动的顺利开展,得益于省级文化特派员、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吴茂英的牵线塔桥。不久前,溪头村在全球60多个国家的260余个申报村庄中崭露头角,成功入围联合国旅游组织执行委员会第122次会议公布的2024年“最佳旅游乡村”名单。作为省级文化特派员,吴教授不仅指导溪头村成功申报“最佳旅游乡村”,还在实践中深入思考如何将青年学生的智慧与乡村的广阔天地和深厚的传统文化相融合,引导他们扎根乡村,结出振兴、传承和创新的果实。

吴茂英教授的想法得到了学院多位老师的认可和鼓励,浙江大学管理学院的杨浙帅老师迅速行动起来,发扬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支部工作“三结对(教师-学生-企业/地方)”的优良传统,共同探讨如何让管理学院的青年学生成为溪头村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

师生合影。图片来源:浙江大学全球MBA学生 谭洁

触摸千年文化,探索乡村发展困境

活动首日,师生抵达溪头村,首先参观了村中标志性文化遗产“不灭窑火”。龙泉青瓷作为“中国瓷器皇冠上的明珠”,以其青如玉、声如磬的品质闻名于世。然而,当地传统手工艺人面临着销售渠道狭窄、品牌知名度不足等现实挑战。参访过程中,同学们深入了解青瓷制作的精妙技艺和行业发展痛点,为后续课程设计提供了实践灵感。

傍晚,溪头村党总支书记曾志华向师生介绍了村庄的基础建设与发展历程。他提到,村里通过开展特色公园、活水进村等项目,打造了“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韵”的乡村品牌,同时强调集体合作对推动村庄发展的重要性。他重点分享“一个人干不过一群人、一群人干不过一村人”的建村、治村和享村理念,分享了一村人凝心聚力、内外联动促发展的启迪人心的历程。这份生动的分享让师生深刻感受到乡村振兴中党员干部的示范引领作用、人民群众的主体性和传统文化在乡村治理中的魅力。

活动现场。图片来源:浙江大学全球MBA学生 谭洁

红色文化激励奋勇前行,不灭窑火点火村落未来

11月24日清晨,师生一行参观了溪头村“红军挺进师入浙第一仗革命历史馆”和体验不灭窑火的沉浸式演绎。

溪头村是红军挺进师入浙后的首战地。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师生认真聆听红军在这片土地上艰苦卓绝的战斗故事,深刻感受到革命先辈为民族解放而付出的巨大牺牲。此次参观让大家不仅学习了红色历史,更坚定了为乡村建设和社会发展贡献力量的信念。

活动现场。图片来源:浙江大学全球MBA学生 谭洁

龙泉青瓷缘起晋代,唐宋元之际进入鼎盛时期,至清代逐渐衰落,直到新中国成立后,龙泉青瓷在周恩来总理的支持下开始逐步恢复生产。而在这个恢复生产过程中,溪头村的匠人们做出了重要贡献。作为全球首个陶瓷类人类非遗“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的近现代传承地,溪头村自清朝道光年间开始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数百年来,尽管很多地方都已失去传统烧制技艺,但溪头村从未灭过“窑火”。

接着,浙江大学管理学院的师生们参加了溪头村不灭窑火的开窑仪式,感悟千年的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和村庄匠人的坚守与创新,完成与大国工匠精神的对话。


活动现场。图片来源:浙江大学全球MBA学生 谭洁

溪头村大讲堂思维碰撞

经过紧张而有序的考察学习,浙江大学管理学院的师生们带着满满的收获来到溪头村大讲堂。在这里,他们省级文化特派员吴茂英和浙江大学的杨浙帅两位老师的引导下,将所学知识与乡村实际情况相结合,共同探讨如何为溪头村的发展贡献力量。

派驻在溪头村的省级文化特派员吴茂英老师,分享了自结对溪头村以来,在浙江大学团队支持下,所开展的产学研融合工作。吴老师深入剖析了村庄的现有资源,并提出了一系列策略,包括强化产品设计、拓展数字化渠道以及提升品牌影响力,旨在为溪头村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新思路。

面对溪头村文旅产业的实际发展问题,杨浙帅老师为学生们布置了三大课题。首先是基于游客需求定制文旅产品,其次是通过数字化手段加强与外界的联系,最后是探索溪头村品牌的独特定位。这些课题不仅回应了乡村振兴的实际需求,也鼓励学生将管理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激发创新思维。

活动现场。图片来源:浙江大学全球MBA学生 谭洁

倾听村民心声,寻找发展路径

为了更精准地提出可落地的解决方案,浙江大学的学生们分组与溪头村的十多位村民和运营商进行了深入访谈,详细了解了当地民宿、茶叶产业以及数字化营销的现状与挑战。

民宿从业者分享了通过农家乐吸引游客的经验和困难,如游客留存时间短、季节性经营挑战等问题。学生们提出,可以结合溪头村的文化和自然资源,设计具有沉浸式体验的旅游产品,吸引更多游客长期停留。

茶叶商讲述了坚持手工发酵传统工艺的艰辛与市场竞争的压力。学生们建议,通过短视频和直播平台提升品牌曝光率,同时讲述传统工艺背后的故事,赋予产品更多文化附加值。

90后返乡创业者则代表新生代的视角,分享了他们通过数字化手段推介本地产品的经验和探索。学生们为他们提出优化建议,包括精准定位目标市场、优化电商平台运营等……

通过这次深入的访谈和交流,浙江大学的学生们不仅为溪头村的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解决方案,也为乡村振兴贡献了青年智慧。这种校地合作的模式,为其他乡村的振兴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调研走访。图片来源:浙江大学全球MBA学生 谭洁

用管理学知识点燃乡村振兴热情

在省级文化特派员吴茂英和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杨浙帅老师带领下的访学活动让师生党员们不仅深刻领悟了溪头村的文化底蕴与发展成果,也在调研中发现了解决问题的新路径。从品牌塑造到数字化营销,从资源挖掘到体验升级,师生以管理学知识为引擎,探索如何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市场需求相结合,为溪头村注入新的发展动力。

此次“三结对”党建活动通过文旅营销知识的实践运用,切实助力了溪头村的发展,也让浙江大学师生明白了知识在服务社会中的深远意义。未来,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将继续以党建为引领,深化校地合作,为乡村振兴贡献更多“求是”力量。

师生合影。图片来源:浙江大学全球MBA学生 谭洁


责任编辑: 蓝珊华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