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特派员 | 李信:那些人,那份热情
文化特派员 | 李信:那些人,那份热情
2024年08月23日 14:35:56 来源: 作者: 文化特派员 李信
前段时间,我来到绍兴市上虞区道墟街道文化站,参加街道组织的暑期青少年美育调研座谈会。刚下车就看到了一张熟悉的脸孔——道墟街道文化站站长马德良。不久前,我们在新屯南村才见过。那天马站长领我跑了六个村子——长溇村、积山村、云里村、中联村、庙桥村、新屯南村。它们各有各的特点,但印象最深刻的要数新屯南村。不仅是因为来上虞报到时,区领导特意介绍了这个村,而且也确实是在这里看到不少眼前一亮的内容。
刚到新屯南村村口,远远就能看到“江南威尼斯”的牌子。在主题实践展馆内,我们听管理员介绍了这个称呼的由来。看完水乡文化内容后,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里还有一个妇女儿童驿站。新屯南村村干部陈丽亚介绍说,每到暑假,她就组织一些活动,吸引了不少小朋友。除动员自己儿子充当美术指导外,自己也在“小红书”上了解小朋友们喜欢的游戏活动。活动举办起来以后,思维活跃的小朋友还会提出改进意见,使整个驿站变得更加有趣起来。
新屯南村邻里中心妇女儿童驿站。李信供图
云里村文化礼堂。李信供图
门口挂着今年的活动计划,还有已经完成的清单。谈及活动经费,陈丽亚分享,村里有不少人会提供志愿服务,像她儿子就是其中一名志愿者,有了志愿者的参与节省了不少活动开支。这令我想起上午在云里村,村文艺骨干宣香花介绍的,他们村邀请其他村文艺队伍来表演,都没有花钱,作为交换,她会到那些村当节目主持人。
在乡村地区做文化建设,如果没有这些热心人,自然是办不起来的;即便有再好的基础设施,也是冷冰冰的、沉寂的。可以说,是他们的热情在“用爱发电”,支持着自己乐在其中,通过一件件小事情,让我们看到文化可以聚人气、润人心。
座谈会上,我听参会的各村文化礼堂管理员畅所欲言,深感如果发掘好、呵护好这份热情,乡村文化必然能做得多姿多彩、充满活力。
(作者简介:李信,浙江人民出版社编辑,目前结对绍兴市上虞区道墟街道称海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