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特派员手记 | 周华诚:为这个时代提供微小但有价值的经验

2024年07月23日 16:38:55 来源: 作者: 文化特派员手记 周华诚

路里坑村。周华诚供图

当我走进路里坑这个村庄时,我就开始琢磨一个问题:这个村庄的独特性在哪里?

2024年5月,我作为省级文化特派员,派驻地点为衢州市常山县辉埠镇路里坑村。该村位于以喀斯特石林地貌为主题的国家4A级景区三衢石林景区山脚。三衢山,也是衢州的母亲山。长期以来,山脚有多孔石灰窑,多数村民靠烧石灰谋生,钱是赚到了,但环境变差了。“低小散”石灰矿的落后工艺,产生大量污染物。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家住石灰窑边的村民,一年到头连门窗都不敢开,土地村庄常年被白雪一般的矿灰所覆盖。

“我们意识到,只有走产业转型道路,才能在高质量发展中逐步实现共同富裕。”路里坑村村支书刘志亮表示。随着附近16家轻钙企业、165孔石灰窑全部关停拆除,原先的石灰窑被改造成矿山公园,成为网红打卡点。

原先的巨大矿坑摇身一变成了公园。周华诚供图

在这样的产业转型过程中,路里坑村走出了自己的发展之路。2021年,村集体统一流转、修缮了11栋闲置农房,承租给运营商打造了“三衢诗集”民宿。之后,运营方又将村里曾用于饲养牛羊的300多平方米天然溶洞打造成岩洞自然餐厅,该餐厅迅速成为网红打卡点,吸引了众多年轻人前来体验消费。产业的发展,渐渐改变了村民的观念。在路里坑村的党员大会上,书记刘志亮系统讲解了“三衢道中”项目的规划,获得了100%的支持率。

如今,“三衢道中农文旅共富综合体项目”已经初露雏形,该项目总投资600余万元,包括三衢艺术馆、大熊饱店、蓝龙虾基地、浑水摸鱼、羊棚咖啡馆、矿地科普基地等10余个子项目。

原先的生态困境,现在田野萋萋。周华诚供图

走进三衢艺术馆,能感受到村庄浓浓的文化艺术之美。该馆由废弃猪栏改造而成,项目投资180万元,建筑面积约1000平方米,户外配套面积30亩。馆内展陈常山三衢道中一带流传至今的神话传说、人文故事及风土人情,还不时举办艺术展览、戏剧表演、文艺表演等活动,并免费向村民和艺术爱好者开放。

从艺术馆出发,沿着数百米道路上山,在半山腰的平缓处,便有一座清新别致的咖啡馆。此为“羊棚咖啡”,用村民原先废弃的羊棚改建而成。咖啡馆的装修设计基本上保留了羊棚的土墙,乡土与时尚在这里汇聚。

村里除了吃的玩的地方,还有住的地方。“三衢诗集”民宿体量较大,能承接旅游大巴的游客在此停留和住宿。运营方还在山腰上的废弃矿坑处改造了一个“矿坑营地”。这个营地改造后有露营平台15个,占地60亩。泳池、帐篷以及由石灰窑改造而成的烧烤场地,成为年轻人开派对的好去处。

刚到村里,我就找村民聊天,也找村干部、运营团队、部分乡贤交流,听取村庄的发展思路。运营团队负责人余家富把我带到几座石灰窑前,说这是村里特意保留和修缮的几座石灰窑,既是村庄历史的见证,也有几分工业风的粗犷,能让人看到老矿山的惊艳蜕变。接下来,能不能让这些废弃的窑址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植入更有创意的空间玩法,是团队接下来想要研究的。

调研走访。周华诚供图

最近几年,我在采风和文学创作中,在全国各地乡村走得较多,很多地方都在打造乡村旅游目的地。我也一直考虑一个问题:中国的乡村那么多,这一个村庄到底有什么独特之处?

现在,当我来到路里坑时,思考的问题就更加聚焦——在乡村发展的大潮中,路里坑的独特性体现在哪里?路里坑何以成为“不一样”的存在?路里坑该如何讲好自己的故事?

从县一级层面来说,常山县地处浙江西部、钱塘江上游,是一个恬静安宁的小县城。这个县最重要的物产是胡柚、山茶油、食用菌,这个县最近几年最响亮的口号是“一切为了U”,最重要的文化品牌是“宋诗之河”。我受邀参加县域文创产品会议时,也有一个感受,就是出新太难,让人眼前一亮太难。前几年,我以“常山”为自己的写作对象,以离开家乡二十年的相对旁观者视角来观察和打量自己的家乡,从而提炼了我对家乡的印象——两朵花,一朵胡柚花,一朵山茶花;家乡有风、花、雪、月,这些风花雪月的印记里藏着人们流传已久的生活方式。

我把这些新鲜的发现,写进了《陪花再坐一会儿》这本散文集中。同时,我在家乡土地上劳作,带领很多城市人一起回到家乡,在“父亲的水稻田”里尝试劳作与艺术的结合,在田里扎稻草人、搞摄影展、感受非遗力量、开展研学活动,我把这些珍贵的艺术实践与独特的文学发现,写进《一日不作,一日不食》《草木光阴》《草木滋味》等书中。

这些写作的过程,正是我重新发现、认识家乡的过程。我发现,在故乡的土地上,一直有一些农人守着某一种宁静、缓慢但又坚定的生活方式,这让人非常感动。故乡的土地,带给我们宁静的力量,也带来精神的抚慰。

路里坑村的羊棚咖啡。周华诚供图

在今天,当我们说到“乡村”的时候,指的应该是一种生活方式,它为这个世界提供了一种什么样的生活样本——在那里,有一群人守着自己的空间,有笑有泪地生活,守护自己的精神世界,为当下时代提供着一种精神资源。

那么,我以为,“常山”这么一个地方,对于这个广阔的世界(常山之外的人们)提供的最有价值的东西,就是“常山”所代表的一种生活方式——“陪花再坐一会儿”的优雅、诗意与宁静;“父亲的水稻田”所代表的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劳作精神和耕读传统,以及对于乡村传统农耕生活所代表的价值观的守护——这些东西,依然是中华文化、中国故事、中国气派。它既是文化传承,也是当下的文学诠释。

当我作为浙江省首批100名文化特派员之一,被派驻到常山县辉埠镇路里坑村,助力村庄发展之时,我也要思考路里坑这个村庄,在全县177个行政村中的意义,以及路里坑这个村庄所代表的生活,对于当下这个世界的价值。事实上,大多数的村庄面临差不多的境遇,即村庄的禀赋平庸,特色缺乏,泯然于众人。那么,在这么多的行政村里,路里坑怎么亮出自己的旗帜,发出自己的声音呢?

这两天,收到朋友、设计师曹宇英才出版的新著《从土地到目的地》。收到书就开始认真学习。“人们希望去一个地方,或者说是一个目的地,是因为那里提供了一些特别的内容,这些内容是不能在其他地方取得的。”

我想,路里坑有没有可能成为一种“目的地”?它是不是自然疗愈目的地、栖居目的地?路里坑的山野、溪流、植物、动物、田野、庄稼、明月、清风甚至它的生活方式,有没有可能为人们带来能量、疗愈、向往?

矿坑营地泳池。周华诚供图

我们需要重新发现、重新讲述村庄之美。

我相信每一座村庄都有它的独特意义与价值。

在6月的某一个下午,我们坐在山腰的羊棚咖啡馆聊天,头脑风暴,讲述自己对于路里坑这个村庄的发现。参与聊天的人有运营团队的叶俊、文文,也有咖啡馆的阿姨,门外的那头名叫“小狗”的小羊,还是受邀来此的青年作家何婉玲、朱华丽,本地文化人徐老师、曾老师。叶俊聊到,他几年前从大城市回到常山,现在再到杭州出差,能很明显地感受到某种差异,“城市太卷了,让人感觉心浮气躁,总是产生打拼的欲望”,而常山的乡村“让人心里觉得很安稳,这是一个生活的地方”。

叶俊在疫情之后回到常山生活,把一家人都带回了常山。在此过程中,他接到余家富的邀请,加入乡村运营的团队。乡村有它的灵气,也有它自己的价值,我们去发现和呈现?叶俊聊到了回到乡村生活后,他所感受到的几件小事。一是在乡村,傍晚吃过晚饭后,经常能发现村民们聚在一起,要么是坐在树下,要么是坐在村头,在一起聊天。这是村民们非常日常化的一个场面,却很动人,这个聊天的过程,也许是乡村的人成长的路径之一。另一个场景是,乡村的美隐藏在很多很多方面,既有自然之美,也有人文之美,更有发展之美。乡村是一个万物共生的所在,人与人,人与动物,人与植物,都有一种和谐共生的美好。

羊棚咖啡内部。周华诚供图

1987年出生的文文,是呆村里团队中负责产品策划与设计的一员。她最近在考虑,怎么带领前来村庄研学活动的孩子们发现“村庄之美”。在这个暑期,面向青少年的研学活动有别开生面的“时空穿梭者:奥陶纪奇遇记”一日营活动,也有三天两夜的自然艺术之旅。这个过程之中,她也会引导孩子们一起去发现村庄之美。“村庄之美,既有看得见的美,也有看不见的美。”她说,有的时候,村庄里的美可能是需要对美有独特领悟力、发现力的人指出之后,才能被大家看见。

村庄里的几口废弃窑洞,需要借助有创意能力的人使之焕发新生;村庄里的发展之美,也需要被更多的人看见。比如,村里的刘书记,因为他外婆说的一句话,“娃,你做得好,山上的石头能开花”,坚定了自己在生态理念下发展村庄的思路。很多年轻人会聚到路里坑里,加入村庄运营的团队,一方面是挖掘乡村之美,另一方面,又何尝不是在探索和寻找自己人生的发展道路。

这个下午,我们在羊棚咖啡聊天,那头叫做“小狗”的小羊一直在咖啡店外踱步,它这一年多来都在学习怎么跟客人们相处。于是,我们又聊到了这个村庄里的小动物们,一头叫“大壮”,另一头叫“二瘦”的猪;一头叫做“小羊”的流浪狗;一些野蜂,一些山野里的动物,还有矿坑露营基地星空下的萤火虫。很多细微的美好,其实就在乡村的日常生活之中。

在这样看似散漫又松弛的闲聊中,我们逐渐清晰路里坑村的品牌之路。谁的人生路上没有坑?生态的矿坑、投身乡村建设过程中所经历的一个个坑、人生道路上走过的大坑小坑,都是坑,而这些坑如今都成为宝贵的财富。矿坑变成了美丽的公园,讲述着生态的故事。人生路上的坑,也因为早已勇敢迈过,成为把酒言欢之时云淡风轻的谈资。

“当下所有的不确定性,来自外部社会环境的丰富变化和随机风险。在一个充满不确定的时代里,目的地意味着方向感、清晰感、路径感。”

现在,触摸着路里坑的人与事,我们也越来越明确:路里坑的故事,将为这个时代创造和提供一种微小但有价值的经验;它将为那些微小的村庄和个人,寻找到某一种方向感、清晰感、路径感。

(作者简介:周华诚,衢州市作协副主席,目前结对衢州市常山县辉埠镇路里坑村)


责任编辑: 蓝珊华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