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大禹精神 勇担治水重任
弘扬大禹精神 勇担治水重任
2016年06月21日 13:54:00 浏览量: 来源:《宣传半月刊》杂志 作者:张蓓蕾
本期党课将从大禹治水这个古老的故事开始:远古时期中原洪水为灾,大禹受命治水,他率领百姓开渠排水、疏通河道,“三过家门而不入”,历经十三年艰苦奋斗,终于成功治伏洪水!而千百年后的今天,这片留下大禹足印的土地上,正以“五水共治”为突破口,朝着建设美丽浙江的目标努力迈进。生长在这里的我们,或许可以从这个古老的故事中汲取更多精神和力量!
首先是要承担一种责任。大禹奉命于危难之际,“三过家门而不入”体现的正是以治水和济天下苍生为己任的担当精神。
水是生命之源,我们浙江也因水而美、因水而兴。但是近年来,粗放式的工业化进程和不良的生产生活方式,让清清小河变成了“黑臭河”、“垃圾河”。请大家扪心自问,有没有因为自己的陋习而伤害过身边的环境?再想一想,如果子子孙孙都要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又将是怎样的不堪?历史告诉我们,“治水”与经济发展、国计民生息息相关,治水从来都是江山社稷、国泰民安的大事、要紧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以治水为己任应成为我们浙江人共同的担当!
其次是要凝聚一股力量。大禹治水是成功的,但不是他一个人奋斗的结果,是凝聚了所有群众的智慧和汗水才换来了成功!反思当下,要寻回碧水家园,更需我们形成共识,汇聚良策。
可喜的是浙江已经紧锣密鼓地打响了五水共治战役。就拿我的家乡温州来说,去年10月,温州市委市政府发布治水“动员令”,明确指出到2020年要把温州建成美丽浙南水乡。今年2月,上海温州商会会长厉育平发出倡议,广大温商纷纷捐资献策。社会各界积极响应,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各种志愿者服务组织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如今,温州的许多河道在治理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温州的变化告诉我们,凝聚的力量是巨大的。浙江要全面推进“五水共治”更是需要凝聚强大的合力,需要你我的共同携手,形成千斤重担合力挑之势!
3月26日,在龙湾区沙前河埠头,老干部治河监督团乘船实地察看各条河道清理情况。 苏巧将 叶晓东/摄
其三是要保持一份坚守。治水的道路任重而道远,大禹治水艰苦奋斗十三年的故事告诉我们,治水还需保持一份坚守。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而刚刚结束的省委十三届五次全会强调,建设美丽浙江、创造美好生活是一项长期、系统的任务。这是美丽浙江建设的三步走战略目标……而治水正是实现这些目标的一个突破口,倒逼产业转型升级,摒弃陈旧的以环境为代价的生产生活方式。因此,我们只有全方位着手,小到改变卫生习惯、大到修建堤坝、城市管网等,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才能把绿水青山找回来,才能真正地让“五水共治”惠及民生。这是建设美丽浙江的基础,更是创造美好生活的必经之路!
同是一方人,共饮一江水。党员同志们,新一轮全面治水的号角已经吹响,请积极投身“五水共治”行动当中,用我们的智慧和创新赋予大禹精神新的时代内涵,共同努力,创造美好。
(作者单位:温州市龙湾区委宣传部 作者系浙江省第五届微型党课大赛二等奖得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