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勇于担当责任的电视人

2016年09月14日 17:30:50 浏览量: 来源:浙江党建网 作者:

  挑起传承本土文化的担子

  2014年4月,陈国振调任台州影视文化频道。他直面困难,进行了频道机制改革,紧抓“新闻立台”,带领栏目人员对《阿福讲白搭》进行了调整。

  《阿福讲白搭》是台州影响力最大的方言新闻,开播已有10年。

  每周二是《阿福讲白搭》栏目例会的日子,而每周的这个上午,陈国振都会和大家一起坐在会议室,一起讨论栏目改革和走向,事无巨细,都一一过问,有困难直接解决,有成绩直接表扬,有失误除了批评,而往往首先自我检讨。

  对这档方言节目,他最关心的是如何传承台州本地文化。二十多年前,他就是台州第一代电视人,背着沉重的摄录设备行走在山村乡野,对台州本土文化有着很深刻的认识。一年多,栏目陆续播出了“正在消失的老行当”、“身边的美食”、“美丽乡村”等多个系列,寻访了弹棉花、做箬帽、补酒缸、编草鞋、锡匠、剃头匠、补鞋、编稿荐、箍木桶、磨刀、打铁、编花苞、做笋壳鞋、打秤、修钟表等二十多个老行当;椒江屷崦岭、杜桥雨伞庵、温岭卖鱼桥、路桥卖芝桥、芙蓉村、海游、大陈岛、凤凰山、仙居苍岭、南正顶轿马岩等十多个台州有趣地名;浇头面、炊圆、柴叶豆腐、手工洋糕、乌饭麻糍、香肠腊肉、油煎扁食等十多个传统特色美食。通过电视画面,依稀可以看到远去的历史痕迹,也可以让人感到传承下来的厚重感。

  台州所辖的九个县市区方言,各有特色,形成于秦汉间,较多地保留了古越及吴语音,大量地保留了古代汉语,有些沿用至今。栏目专门开设《台州人讲台州话》板块,走访台州山野,利用自身的方言优势,寻找会讲老话的台州人,搜集台州的古语老话。

  在陈国振一手促成下,2015年7月-9月,频道举办了台州首届方言大赛,进行了六场海选,报名人数2000人,不分男女老幼,场场爆满。设立6个环节包括方言听写、老话解释、看图讲老话、谚语解释等,选手们通过小品、唱歌、讲故事等各种方式来表现自己的方言实力。

  这次比赛,陈国振担任了总导演,奔走在一线。他说:“我是临海本地人,临海的方言就有各种类别,从整个台州来说,方言种类就更丰富了,但现在除了中老年人,会说方言的却越来越少,举办这个活动,就是要让台州600万市民了解自己本地语言的多样性,尽可能的传承下去,这是我们电视人的责任。”

责任编辑:林庭宇 [网站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