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临危受命把担扛 治村八年换新貌

2016年09月21日 10:00:55 浏览量: 来源:浙江党建网 作者:

  汪水荣——在村庄发展落后时,他放着年收入百万的印刷厂不管,毅然回村接手“烂摊子”。在村级经济困难时,坚决不领工资,积极拓展村级经济的路子。没有资金,他带头捐;劳力不够,他带头上;村民不理解,他一遍一遍讲。为了让村民致富,他先后投入六十多万元试验改良柑橘品种,预计5年后能让村民增收800多万元。

  衢州市衢江区高家镇湖仁村党支部书记汪水荣在试验柑橘新品种.png

  灿烂的阳光照在波光潋滟的清皎湖上,两岸绿树成荫,几位老人围坐在大树底下开心地聊着天。在衢江区高家镇湖仁村,这样的乡村休闲景色可不少。

  “以前这里哪像个湖,垃圾盖了整个湖面,像个垃圾场,臭得不得了,路过这里都得捂鼻子。”村民严爱琴的家就在湖边,她说有这样好的环境,第一个要感谢是村书记汪水荣。

  清皎湖只是整个湖仁村变化的一个缩影,如今已成为衢江区美丽幸福乡村建设的一个样板,并受到了衢州市委书记陈新的高度评价。

  汪水荣和湖仁村的关联,没法用三言两语说明。他三进三出,1985年至1992年担任湖仁村村民主任,1993年至1996年任湖仁村党支部书记,2008年至今再次担任湖仁村党支部书记。他那跌荡起伏的人生经历与湖仁村的变化之间构成了一局棋,他落子坚决,让这个曾经负债四十多万元的空壳村,脏乱差的“重灾区”,连亲戚朋友都不敢上门的浆糊村,变成如今对外宣传的金名片。

  第一步破垃圾清理旧题,“脏乱差”变“洁净美”

  2008年,一封签着湖仁村22名党员签名的联名信被送到汪水荣手里,全村所有党员要求他回村任职。当时他家里坚决反对,放着年收入百万的印刷厂不管,而去接手湖仁村的烂摊子,大家都说他疯了。而汪水荣心里明白,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得有担当!

  2008年4月,汪水荣以全票当选村党支部书记。他将工厂交给儿子打理,全身心投入村庄整体规划和建设中。

  上任后,他花了两个月的时间,走访了6个自然村的几百户村民,理顺了整个村子的发展脉络,并将原先人心涣散的村两委班子进行集中整顿。

  “情况比我想象的还要糟糕,村务接待费用是一笔糊涂账,电费欠了几十万,误工工资欠了近二十万,村集体是负资产,还有村民拖欠银行贷款,全村面临着‘信用危机’和‘信任危机’。”汪水荣在拿到村会计上交的账目时,着实把他吓了一大跳。“其他村都在轰轰烈烈地建设新农村,我们村却倒退到十多年前,心痛啊。”

  清理各种历史遗留问题只是一小部分,在汪水荣的心中有一张更大的蓝图:建设美丽乡村,他带领村两委实施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

  工作重点要转向村庄脏、乱、差治理,清理陈年垃圾,发动村民捐资出劳进行村庄整治。全村共清理陈年垃圾620多吨,建造垃圾集中池36座,全村拆除房屋27600多平方,全村浇筑水泥路面12000米,48000平方米,绿化56000平方米,使全村环境有了质的提升。投资380余万元,每家每户安装自来水,改善村民饮用水不安全的问题。投资260多万元,治理全村污水,建起6座污水处理终端,使全村的污水纳入集中规范处理。

  没有治理资金,他自己带头捐2万,苦口婆心发动全村捐资出劳;保洁工作难推广,他带头扫地,风雨无阻;村民不懂垃圾分类,他八年如一日,定期给村民们上“夜校班”讲解。

  第二步解长效保洁难题,“后进村”变“模范村”

  汪水荣针对农村的熟人社会特点,他创造性提出的“三全四包”湖仁模式——全民保洁、全民分类、全面包干和包卫生、包秩序、包房前屋后绿化管理,包家禽家畜圈养。地上画着一根红线,划明了包干区,划出了村民责任,也划出了湖仁的干净整洁。

  以前的湖仁村,圈养了数百头母猪和不少生猪,垃圾遍地,污水横流。

  面对困境,汪水荣摸索出了一条因地制宜的村庄整治方案,制定了《农户房前屋后按红线划分包干区考核办法》,由村两委和村民代表组成8人小组,每月不定期检查各户包干区卫生保洁情况,并逐项打分,列出等级,张榜公示。评分制度写的很详细,除了门前四包共计40分以外,还包括户内清洁10分,垃圾分类入桶15分,垃圾正确送到分类池14分,杂物按规定堆放整齐14分,田间治虫施肥后的包装袋带回入池7分。

  制度有了,落实需要的资金怎么办?汪水荣在发动乡贤自愿捐款的同时,动员每位村民每人捐资360元,一次性募集了86万元资金。这些资金由5名村民代表监督管理,用于每个自然村村容村貌的改善。

  2008年,大路店、尖竹桥两个自然村率先启动村庄整治,打通断头路、拓宽村道、清理陈年垃圾和卫生死角,折除露天粪坑,建起公共厕所和排污配套设施。目前,这一模式在其他三个自然村推开,并已接近尾声。

  湖仁村是全镇会议最多的村,在这里,“去开会”成了村民的口头禅。哪儿来这么多会?因为垃圾分类要培训。

  能腐烂的垃圾、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村民真分得清爽么?“刚开始也不懂,妇女们开会培训多了,慢慢清楚了。”在陈水标家串门的黄来福搭话。我们来了个抽查:“一次性茶杯是可回收垃圾吧?”“错,一次性杯上有一层防水膜,不属于可回收垃圾。”“易拉罐、纸板是可回收的,一次性茶杯、餐巾纸是不可回收的。”陈水标也感同身受,“刚开始,三五天就开一次会,到现在,一个月至少开一次会。我老婆回来就念叨,我都被她念熟了。”

  在垃圾池上面,汪水荣也花了不少心思。“水泥垃圾池,我改良了很多次。”汪水荣告诉我们,“为处理垃圾方便,我将每处垃圾池改良为三个箱,分类堆放,为防止风吹雨淋的二次污染,我给垃圾池加盖了水泥顶;为防止狗、家禽等进去垃圾池内,我还给垃圾池装上了门。

  第三步立转型升级新题,“负债村”变“致富村”

  过去,因村集体欠债,村民贷款无门。面对困境,汪水荣考虑再三,决定先解决信任危机,他发动村两委班子,挨家挨户上门排查欠款情况,想方设法帮助村民还清债务。几经努力,完成了全村的债务清理,湖仁村还被区农办和信用联社授予了“信用村”的奖牌。

  信任危机解决了,汪水荣又开始积极谋划全村的发展,着力将传统的柑橘产业进行转型升级。

  2000年,汪水荣就注意到柑橘价格低,村民收入难增长的问题。他打听到中国柑橘研究所有好品种,他又到市气象台查阅了前二十年衢州地区的气候数据,又奔赴多地,最终从重庆,一口气引进了二十多个品种。15年时间,汪水荣先后自掏腰包投入了六十多万元,培育出了6个新品种。

  汪水荣说:“凡事总得有人去试,这么多品种,能成功一个就是收获”。他不断的对比试验,挖了种、种了又挖,当初村民们都笑话他,说他有钱没地方花,像个傻子一样瞎折腾。现在土专家终于有了收获,其中一款新品种“湖仁红”即桔橙刚刚推向市场,每公斤售价就高达40元,而且年年供不应求。目前,该村已种植新品种400多亩,5年后能为村民增收800多万元。

  富了口袋,还要富脑袋。为了增加村里的生态文明和文化气氛,把路边空余墙壁和围墙美化。建设文化礼堂320平方米、村民阅览室80平方米、图书1万余册、一座村邮站、一座篮球场,添置了两套健身器材,为村民提供健身、娱乐、休闲、纳凉的场所。在广场的四周,增设了文化展板,建起了党建长廊,使党员的活动制度化、正常化、规范化。在村庄主要道路的两旁都种上花木,尽量做到见缝插绿,使人居环境大为改善。“我们还要利用村庄现有优势,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对未来发展,汪水荣信心满满。

  汪水荣的办公室门前挂着自己总结的“党员五心”——忠心对党、真心为民、精心律己、公心用权、用心干事业,自觉扫除思想灰尘。“湖仁是我的根,所有付出都是应该的,我给自己打个60分应该说得过去的吧。”内敛稳重的汪水荣这样低调评价这些来的工作成绩。汪水荣担任衢江区第十二届党代表,曾参评浙江省“美丽乡村突出贡献奖”,2016年荣获省、市、区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衢州市委组织部供稿)


责任编辑:楼昕 [网站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