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命三郎”女支书
“拼命三郎”女支书
2016年09月14日 17:31:16 浏览量: 来源:浙江党建网 作者:
“女汉子”也是“贴心小棉袄”
道路通了,村庄美了,游客多了,村里不仅还清了之前的欠款,还有了结余。如何让留守的村民过上更好的生活,提升留守村民的幸福指数,陈小红又开始在心里默默地念叨。
从小,陈小红就以孝顺出了名。
年轻时,她就悉心照顾瘫痪的奶奶,为老人端屎端尿。“我一直都没有一种嫌弃老人的感觉,相反有些时候觉得他们很可爱。”那时她常帮奶奶换洗衣物,烧一锅热水帮奶奶擦洗身体,洗头洗脸,病人的衣物有时会沾到排泄污迹,她也照收不误,洗得干干净净,细心妥善地收起来。
天冷时,怕奶奶脚冰,她就抱着老人的脚入眠。陈小红坦言,自己这样全心照顾别人也会感觉很满足,跟奶奶一起睡会有一种踏实感。“小红这种姑娘哪里找哦,谁娶到都是运气。”村里人打心眼里喜爱这个孝顺女儿。
如今,中年的陈小红担任村书记和村委主任已经两年,老人们已经享受到新建的老年食堂所带来的便利,嘴边的话已经变成“小红我们都是享了你的福啊。”
老年食堂是2014年的工程,当时在棠溪是一件大事。食堂在重阳节时开业,陈小红带头煮鸡蛋面,200余名棠溪村老人免费吃面。看老人捧着碗吃得香,嘴角油光闪闪,大伙都感到很欣慰。
平时,偶尔饭点,陈小红路过正在吃饭的老人面前,老人会伸出筷子打趣道:“小红要不要吃一点啊”。“吃就吃一点吧。”小红也不拒绝,乐呵呵地张嘴品尝。往往这时,站在一旁的老人们心里热乎乎的,感受比自己的闺女还亲呢。“这其实是一种信任,我们之间可以互相理解互相都有很深的感情,老人都是很可爱的,都很善良。”陈小红说起这些,想起这些都会十分感动,“他们就是自己的亲人。”
老年食堂现在主要为70岁以上老年人服务,他们的子女大多在外工作,没空照顾父母。每天只需要4块钱,食堂就能解决老人们的吃饭问题,这不仅保障了老年人的饮食健康规律,也让在外的儿女多了一重安心。
陈小红说这个食堂的初衷也正是这样,当干部的必须要了解百姓的需求,将心比心,把他们的需求当做自己的需求才能真正得到他们的肯定。食堂的资金基本上是靠筹资跟村里的补贴。“很多较为富裕的子女也很乐意支持食堂,这种支持是很重要的,这说明我的工作正符合了村民所需。”
“用心当书记,贴心对村民。”站在新起点上,陈小红将以小资文艺聚集区为定位,利用村里特有的小桥、流水、古道、老宅等资源,打造“小丽江”美景。今年,村里将建设旅游公厕、停车场、游步道、廊桥、游乐场等项目,开发农家乐、民宿,增加村民收入,实现“强村富民”。
(永康市委组织部供稿)
责任编辑:安佳璐 [网站纠错]